[發明專利]一種管件彎曲壓扁機構及管件彎曲壓扁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00438.6 | 申請日: | 2021-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823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袁敏;魏嘉伶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華光轎車零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7/06 | 分類號: | B21D7/06;B21D7/16 |
| 代理公司: | 無錫華源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崔婕 |
| 地址: | 214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彎曲 壓扁 機構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管件彎曲壓扁機構及管件彎曲壓扁方法,包括相互獨立的加熱模塊和成型模塊,所述加熱模塊包括軟開關調壓回路、逆變回路、高頻變壓器、感應圈和諧振電容;所述成型模塊包括上模板塊組、下模板塊組,上模板塊組和下模板塊組之間形成用于彎折零件的型腔,所述上模板塊組包括相互獨立的第一上模板塊、第二上模板塊和第三上模板塊;所述下模板塊組包括相互獨立的對應第一上模板塊的第一下模板塊、對應第二上模板塊的第二下模板塊、對應第三上模板塊的第三下模板塊;本發明通過加熱降低零件剛性,再將剛性變低的零件放到模具中一次成型,提高成型效率的同時,零件不易開裂,合格率大大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管件成型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管件彎曲壓扁機構及管件彎曲壓扁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人們對汽車安全性能要求日益提高。各大主機廠為了保證汽車的各方面安全性能,在汽車安全零部件用材方面改進,逐步使用高強度鋼材。普通鋼材質的管料彎曲成形多采用彎管機進行彎曲,之后再用模具成型。隨著管材的剛度提高,彎管機彎折高強度鋼管的難度提高,難以對高強度鋼管進行預期加工。
管材需要彎折成型的最終成品形狀為中間段呈直管狀,兩端對稱彎折,與中間段之間形成鈍角夾角,也就是管材的直線型主體兩端均彎折設置。這種具有預期彎折角度且彎折角度較大的高強度零件,采用常規彎管機難以直接彎折成功。
發明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生產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管件彎曲壓扁機構及管件彎曲壓扁方法,適用于高強度管材的彎曲成型,通過高頻加熱降低材料的剛性,從而將彎曲和成型在同一臺設備上一次性加工完成。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管件彎曲壓扁機構,包括相互獨立的加熱模塊和成型模塊,
所述加熱模塊用于加熱零件,降低零件的剛度,加熱模塊包括軟開關調壓回路、與軟開關調壓回路相連的逆變回路,所述逆變回路接有高頻變壓器,高頻變壓器所在電路上串聯有感應圈和諧振電容;
所述成型模塊包括上模板塊組、下模板塊組,上模板塊組和下模板塊組之間形成用于彎折零件的型腔,
所述上模板塊組包括相互獨立的第一上模板塊、第二上模板塊和第三上模板塊;所述下模板塊組包括相互獨立的對應第一上模板塊的第一下模板塊、對應第二上模板塊的第二下模板塊、對應第三上模板塊的第三下模板塊;所述第一上模板塊和第一下模板塊合模成型零件的中段,第二上模板塊和第二下模板塊、第三上模板塊和第三下模板塊合模成型零件的兩端彎折段。
所述第一上模板塊的合模面位于水平面內,第二上模板塊、第二上模板塊的合模面自第一上模板塊合模面斜向上設置。
所述第一上模板塊和第二上模板塊、第一上模板塊和第三上模板塊之間的分界位置對應于零件的圓角彎折位置。
所述第一上模板塊的合模面為平面,第二上模板塊、第三上模板塊的合模面為曲面。
所述上模板塊組和下模板塊組的上下兩側分別對應安裝上模板體、下模板體,所述上模板體和下模板體之間設有豎直組件,所述豎直組件包括固定在下模板體上的滑塊固定板、位于滑塊固定板頂部的蓋板,所述滑塊固定板側壁上滑移連接有滑動塊。
所述豎直組件在下模板塊組兩側對稱設置。
每一側豎直組件以第一下模板塊的中點為基準,在第一下模板塊靠近第二下模板塊、第三下模板塊兩側對稱設置;第一下模板塊的頂角處預留出用于容納豎直組件的凹陷。
每個滑塊固定板上設有兩塊滑動塊,滑動塊面向第一下模板塊的一側與第一下模板塊相貼。
所述下模板塊貫穿有頂桿,頂桿一端與第一下模板塊相連,另一端連接有過橋板,所述過橋板與外界液壓設備相連,過橋板用于頂緊下模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華光轎車零件有限公司,未經無錫華光轎車零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0043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