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慧化二次供水水質監測凈化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97501.5 | 申請日: | 2021-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97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黎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3B11/00 | 分類號: | E03B11/00;G01N33/18;E03B7/07 |
| 代理公司: | 重慶信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維 |
| 地址: | 40003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慧 二次 供水 水質 監測 凈化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慧化二次供水水質監測凈化系統,包括進水管、二次供水水箱、出水管、水流輸入管、水箱自潔消毒器、水流輸出管、物質輸出管、射流器、攪拌裝置、用戶進水管、用戶端、自控裝置和數據監測平臺;進水管與二次供水水箱連接,出水管的一端與二次供水水箱連接,出水管的另一端與用戶進水管連接;水流輸出管和物質輸出管的一端分別與水箱自潔消毒器的頂部連接,水流輸出管的另一端與射流器連接,射流器的左端與物質輸出管連接;攪拌裝置設于二次供水水箱的下方,自控裝置通過導線和數據監測平臺連接。本發明可自動檢測二次供水過程中不同位置的水質,解決了現有工作人員檢測水質過程中近距離接觸的問題,使運行整個系統更安全可靠。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二次供水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智慧化二次供水水質監測凈化系統。
技術背景
隨著我國城市化的發展,高層建筑的數量迅速增加,而高層建筑一般采用二次供水,即單位或個人將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設施供水經儲存、加壓,通過管道再供用戶或自用的形式。在二次供水的過程中,存在著管道系統管材老化、水箱內水溫升高和水箱內水的滯留時間過長等多種可能情況,導致二次供水的水質更易被污染。
現行的處理方法多是對水箱進行定期換水清洗和消毒,但存在著清洗時需停水、人工清洗任務重、人工消毒持續性差等問題,甚至會出現將水箱人工清洗后用戶端水質仍然不達標的情況。而如果用戶端的水質不合格,人體健康會受到危害,生活用水的安全性則難以得到保障。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智慧化二次供水水質監測凈化系統,實現遠程水質監測并在某些情況下進行水質的凈化處理。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智慧化二次供水水質監測凈化系統,包括進水管、二次供水水箱、出水管、水流輸入管、水箱自潔消毒器、水流輸出管、物質輸出管、射流器、攪拌裝置、用戶進水管、用戶端、自控裝置和數據監測平臺;所述進水管的一端與市政給水管道連接,所述進水管的另一端與二次供水水箱連接,所述進水管上依次設有第一水質檢測模塊、泄水閥Ⅰ和進水閥,所述進水閥靠近二次供水水箱,所述第一水質檢測模塊通過導線與自控裝置連接;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與二次供水水箱連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與用戶進水管連接,所述出水管上依次設有出水閥、第二水質檢測模塊和泄水閥Ⅱ;所述水流輸入管的一端與二次供水水箱連接,所述水流輸入管的一端的位置高于出水管的一端,所述水流輸入管的另一端與水箱自潔消毒器的底部連接,所述水流輸入管上設有水流輸入閥;所述水流輸出管和物質輸出管的一端分別與水箱自潔消毒器的頂部連接,所述水流輸出管的另一端與射流器連接,所述射流器的左端與物質輸出管連接,所述射流器設置在二次供水水箱的上部,所述物質輸出管上設有單向逆止閥,所述水箱自潔消毒器通過導線與自控裝置連接;所述攪拌裝置設于二次供水水箱的下方,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葉輪、密封部件、軸承和電機,所述電機的動力輸出軸豎直向上穿過二次供水水箱的底部并通過密封部件和軸承與二次供水水箱的底部轉動且密封配合,所述電機通過導線與自控裝置連接,所述用戶進水管上從靠近出水管的一端到靠近用戶端的一端依次設有水泵、止回閥、蝶閥、第三水質檢測模塊、泄水閥Ⅲ和用戶進水閥,所述水泵和第三水質檢測模塊分別通過導線與自控裝置連接;所述自控裝置通過導線和數據監測平臺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水質檢測模塊、第二水質檢測模塊和第三水質檢測模塊均設有取樣管,所述第一水質檢測模塊上的取樣管與進水管通過三通連接,所述第二水質檢測模塊上的取樣管與出水管通過三通連接,所述第三水質檢測模塊上的取樣管與用戶進水管通過三通連接;所述第一水質檢測模塊、第二水質檢測模塊和第三水質檢測模塊均設有至少兩組傳感器,每組傳感器均通過導線與自控裝置連接;所述泄水閥Ⅰ設在進水管的最低處,所述泄水閥Ⅱ設在出水管的最低處,所述泄水閥Ⅲ設在用戶進水管的最低處。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攪拌裝置設于射流器的正下方,所述攪拌裝置的攪拌葉輪由PC聚碳酸酯材質制造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9750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