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慧化二次供水水質監測凈化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97501.5 | 申請日: | 2021-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97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黎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3B11/00 | 分類號: | E03B11/00;G01N33/18;E03B7/07 |
| 代理公司: | 重慶信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維 |
| 地址: | 40003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慧 二次 供水 水質 監測 凈化系統 | ||
1.一種智慧化二次供水水質監測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進水管(1)、二次供水水箱(2)、出水管(3)、水流輸入管(4)、水箱自潔消毒器(5)、水流輸出管(6)、物質輸出管(7)、射流器(8)、攪拌裝置(9)、用戶進水管(10)、用戶端(14)、自控裝置(15)和數據監測平臺(16);所述進水管(1)的一端與市政給水管道連接,所述進水管(1)的另一端與二次供水水箱(2)連接,所述進水管(1)上依次設有第一水質檢測模塊(11)、泄水閥Ⅰ(12)和進水閥(13),所述進水閥(13)靠近二次供水水箱(2),所述第一水質檢測模塊(11)通過導線與自控裝置(15)連接;所述出水管(3)的一端與二次供水水箱(2)連接,所述出水管(3)的另一端與用戶進水管(10)連接,所述出水管(3)上依次設有出水閥(31)、第二水質檢測模塊(32)和泄水閥Ⅱ(33);所述水流輸入管(4)的一端與二次供水水箱(2)連接,所述水流輸入管(4)的一端的位置高于出水管(3)的一端,所述水流輸入管(4)的另一端與水箱自潔消毒器(5)的底部連接,所述水流輸入管(4)上設有水流輸入閥(41);所述水流輸出管(6)和物質輸出管(7)的一端分別與水箱自潔消毒器(5)的頂部連接,所述水流輸出管(6)的另一端與射流器(8)連接,所述射流器(8)的左端與物質輸出管(7)連接,所述射流器(8)設置在二次供水水箱(2)的上部,所述物質輸出管(7)上設有單向逆止閥(71),所述水箱自潔消毒器(5)通過導線與自控裝置(15)連接;所述攪拌裝置(9)設于二次供水水箱(2)的下方,所述攪拌裝置(9)包括攪拌葉輪(91)、密封部件(92)、軸承(93)和電機(94),所述電機(94)的動力輸出軸豎直向上穿過二次供水水箱(2)的底部并通過密封部件(92)和軸承(93)與二次供水水箱(2)的底部轉動且密封配合,所述電機(94)通過導線與自控裝置(15)連接,所述用戶進水管(10)上從靠近出水管(3)的一端到靠近用戶端(14)的一端依次設有水泵(101)、止回閥(102)、蝶閥(103)、第三水質檢測模塊(104)、泄水閥Ⅲ(105)和用戶進水閥(106),所述水泵(101)和第三水質檢測模塊(104)分別通過導線與自控裝置(15)連接;所述自控裝置(15)通過導線和數據監測平臺(16)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慧化二次供水水質監測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質檢測模塊(11)、第二水質檢測模塊(32)和第三水質檢測模塊(104)均設有取樣管,所述第一水質檢測模塊(11)上的取樣管與進水管(1)通過三通連接,所述第二水質檢測模塊(32)上的取樣管與出水管(3)通過三通連接,所述第三水質檢測模塊(104)上的取樣管與用戶進水管(10)通過三通連接;所述第一水質檢測模塊(11)、第二水質檢測模塊(32)和第三水質檢測模塊(104)均設有至少兩組傳感器,每組傳感器均通過導線與自控裝置(15)連接;所述泄水閥Ⅰ(12)設在進水管(1)的最低處,所述泄水閥Ⅱ(33)設在出水管(3)的最低處,所述泄水閥Ⅲ(105)設在用戶進水管(10)的最低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慧化二次供水水質監測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裝置設于射流器的正下方,所述攪拌裝置(9)的攪拌葉輪(91)由PC聚碳酸酯材質制造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9750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