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家畜養(yǎng)殖用尺寸測量方法及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486228.6 | 申請日: | 2021-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806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明強;孫玉馨;普瓊;薛佳寧;李冰;陳言;任靜;楊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107 | 分類號: | A61B5/107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陳曉敏 |
| 地址: | 266237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家畜 養(yǎng)殖 尺寸 測量方法 系統(tǒng) | ||
本公開涉及一種家畜養(yǎng)殖用尺寸測量方法及系統(tǒng),包括以下步驟:拍攝家畜的俯視圖及側面圖;從俯視圖提取家畜的第一輪廓線,求得軀干直線,建立垂直側面拍攝方向的參考面,求解軀干直線與參考面的夾角;從側面圖提取家畜的第二輪廓線,求臀部點到肩胛點距離,以表征側視體長;根據側視體長及夾角的數值,換算得家畜的實際體長數值。
技術領域
本公開屬于身體尺寸測量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家畜養(yǎng)殖用尺寸測量方法及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這里的陳述僅提供與本公開相關的背景技術,而不必然地構成現有技術。
家畜一般是指由人類飼養(yǎng)馴化,且可以人為控制其繁殖的動物,對于主要提供肉食食用的家畜養(yǎng)殖業(yè)來說,常見的家畜養(yǎng)殖品種有牛、羊、驢、豬等。家畜的生長體尺特征是養(yǎng)殖業(yè)關注的重要參數之一,體長、體高、體寬等體態(tài)特征數據都是判斷家畜成長階段的重要依據指標。
現有的基于機器視覺來進行家畜體尺測量系統(tǒng)分為兩類。一類是基于深度學習的家畜體尺測量。在這類的測量方法中,需要經過大量的數據集訓練來確定家畜的特征點所在的部位,如頭、關節(jié)、蹄子、軀干、臀部等。數據集當中應包括大量不同類型、不同生長階段的家畜圖像數據。在數據集不足的情況下,難以使得數據模型能夠有效的判斷家畜圖像中的特征點。并且這種方法在使用的時候對工控機的硬件有較高的要求。
另一類是,在拍照后直接對圖像進行圖像處理,尋找特征點,并計算家畜的體長、體高等數據。這種方法中,采用一個或者兩個相機在側面對家畜進行拍照。拍得的圖像用實際的視角大小除像素的分辨率,得到每一個像素代表的實際長寬值。用二維圖像中直接計算家畜的體尺特征與像素代表的長寬相乘,得目標長度。
但上述方式存在下列幾個問題:
(1)家畜站位可能不與側面相機所在的平面平行,導致直接計算出來的體長尺寸有誤差。
(2)圖像識別后得出家畜的尺寸依賴于特征點的選取,現有直接根據預設數學模型來尋找特征點的方法中,肩胛骨及臀部特征點的選取不準確,造成家畜的尺寸測量存在誤差。
發(fā)明內容
本公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家畜養(yǎng)殖用尺寸測量方法及系統(tǒng),能夠至少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公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一種家畜養(yǎng)殖用尺寸測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利用圖像采集設備拍攝家畜的俯視圖及側面圖;
步驟2,從俯視圖提取家畜的第一輪廓線,求得軀干直線,建立垂直側面拍攝方向的參考面,求解軀干直線與參考面的夾角;
步驟3,從側面圖提取家畜的第二輪廓線,求臀部點到肩胛點距離,以表征側視體長;
步驟4,根據側視體長及夾角的數值,換算得家畜的實際體長數值。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軀干直線求解步驟為:繪制第一輪廓線的包絡線,計算第一輪廓線上所有點到包絡線的距離,保留第一輪廓線到每條包絡線的最大距離點;距離最大的前四個點是頸部和尾巴兩側的點;對頸部和尾部兩點分別取中點,兩中點連線即為軀干直線。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獲得側視體長的步驟中:計算第二外輪廓的質心,以質心為原點制作平面直角坐標系;
取縱坐標靠近頭部一側,處于過原點與縱坐標夾角分別為30°與60°直線之間的輪廓線,計算得曲率最大點,記為肩胛點。取縱坐標背離頭部一側,處于過原點與縱坐標夾角分別為40°和70°直線之間的輪廓線,計算得曲率最大點,記為臀部點。
本公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家畜養(yǎng)殖用尺寸測量系統(tǒng),包括:
第一相機,用于拍攝俯視圖;
第二相機,用于拍攝側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8622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