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錨固劑錨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84158.0 | 申請日: | 2021-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753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0 |
| 發明(設計)人: | 曹曉明;姜鵬飛;王子越;羅超;陳志良;劉暢;郭吉昌;韋堯中;楊建威;鄭仰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科工開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20/02 | 分類號: | E21D20/02;F04B15/00;F04B9/113;F04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廉世坤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順***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錨固 劑錨注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錨固劑錨注系統,所述錨固劑錨注系統包括錨固劑泵送裝置、第一換向閥、第一儲存箱、第二儲存箱和混流器,第一換向閥用于控制錨固劑泵送裝置的第一活塞桿,第一儲存箱用于儲存第一錨固劑,第二儲存箱用于儲存第二錨固劑。第一儲存箱內的第一錨固劑和第二儲存箱內的第二錨固劑能夠通過錨固劑泵送裝置注入到混流器內,從而將第一錨固劑和第二錨固劑適于通過與混流器相連的中空錨桿注入到巷道壁內。本發明的錨固劑錨注系統具有一個往復行程完成錨注、錨固效果好、集成化程度高、結構簡單、體積小和成本低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礦錨桿錨注機械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錨固劑錨注系統。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的雙錨固劑錨注錨桿支護技術在治理軟弱和破碎巖體時能取得非常顯著的效果,這種新型錨注錨桿支護技術的應用,給礦山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安全效益。雙錨固劑錨注體積為1:1時,具有良好錨固效果,相關技術的氣動式注漿泵可實現錨注體積實時1:1,但其存在流量和壓力脈動較大,且價格昂貴和體積較大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其中之一。
為此,本發明的實施例提出一種錨固劑錨注系統,該錨固劑錨注系統能夠同時泵送兩種錨固劑,且能夠利用錨固劑泵送裝置和混流器將兩種錨固劑1:1混合后注入到巷道壁內,具有一個往復行程完成錨注、錨固效果好、集成化程度高、結構簡單、體積小和成本低的優點。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錨固劑錨注系統包括:
錨固劑泵送裝置,所述錨固劑泵送裝置包括:
集成缸體,所述集成缸體具有活塞腔、第一柱塞腔、第二柱塞腔、第一進口管、第一出口管、第二進口管和第二出口管,所述第一進口管和所述第一出口管中的每一者與所述第一柱塞腔的底部連通,所述第二進口管和所述第二出口管中的每一者與所述第二柱塞腔的底部連通,所述第一柱塞腔和所述第二柱塞腔在左右方向上間隔布置,
第一柱塞,所述第一柱塞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一柱塞腔,且所述第一柱塞能夠相對所述集成缸體在上下方向上移動,以便錨固劑從所述第一進口管進入所述第一柱塞腔的底部且從所述第一出口管排出,
第二柱塞,所述第二柱塞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二柱塞腔,且所述第二柱塞能夠相對所述集成缸體在上下方向上移動,以便錨固劑從所述第二進口管進入所述第二柱塞腔的底部且從所述第二出口管排出,
聯動件,所述聯動件位于所述集成缸體的上方,所述第一柱塞和所述第二柱塞中的每一者與所述聯動件相連,和
第一活塞桿,所述第一活塞桿與所述聯動件相連,所述第一活塞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活塞腔內,且所述第一活塞桿能夠在進出所述活塞腔的液壓油驅動下相對所述集成缸體上下移動,以便驅動所述聯動件上下移動,從而帶動所述第一柱塞和所述第二柱塞中的每一者上下移動;
第一換向閥,所述第一換向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活塞桿的上下移動;
第一儲存箱和第二儲存箱,所述第一儲存箱用于儲存第一錨固劑,所述第二儲存箱用于儲存第二錨固劑;
混流器;
第一進漿管和第一注漿管,所述第一進漿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儲存箱相連,所述第一進漿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進口管相連,所述第一注漿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出口管相連,所述第一注漿管的另一端與所述混流器相連,以便將所述第一儲存箱內的所述第一錨固劑通過所述第一柱塞腔注入到所述混流器內,從而將所述第一錨固劑適于通過與所述混流器相連的中空錨桿注入到巷道壁內;以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科工開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煤科工開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8415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