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凍干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84020.0 | 申請日: | 2021-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578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10 |
| 發明(設計)人: | 楊磊;費勝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富睿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6B5/06 | 分類號: | F26B5/06;F26B25/00;F26B25/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合譜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0 | 代理人: | 唐燕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凍干設備,包括:箱體裝置,設置有工作臺和安裝于工作臺上的冷阱系統;底座結構,包括底座主體、設置在底座主體底部的下連接部和頂部的至少兩個不同尺寸的上連接部,或包括底座主體、設置在底座主體頂部的上連接部和底部的至少兩個不同尺寸的下連接部,下連接部放置在冷阱的上邊沿和/或工作臺上;罩結構,設置有頂部開口和底部開口,底部開口的邊沿放置在上連接部上;蓋結構,放置在頂部開口的邊沿上,用于蓋合頂部開口。該凍干設備可根據需求對選擇不同尺寸、類型的箱體裝置、罩結構和蓋結構進行組裝,形成不同的凍干設備,實現一機多用的效果,大大減小了空間占用面積,降低了購置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干燥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凍干設備。
背景技術
21世紀以來,真空冷凍干燥技術應運而生,物料首先經過預先凍結后,再置于高真空狀態下,利用升華原理,使預先凍結的物品中的水分不經過液態,直接以冰態升華為水蒸汽被除去,物料則剩留在所放置的物料盤中,形成類似海綿的疏松多孔形狀,因此物料干燥后的體積大小幾乎不變,溶于水后可恢復到凍干前的狀態,可在最大程度上防止物料的生物、化學及物理特性等方面的變化,將其包裝后可在常溫下長時間保存和運輸。由于真空冷凍干燥方法具有其它干燥方法不可比擬的優點,因此該技術自問世以來就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睞,在藥材、化工、食品和實驗室等眾多領域的應用已日益廣泛,同時也為血清、皮膚、細菌、中西醫藥等生物活性物質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的解決途徑。
真空冷凍干燥使用的工具是真空冷凍干燥機(簡稱凍干機),凍干機一般包括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蒸發器及流動于各部分結構間的制冷劑形成的制冷循環系統、真空泵等真空系統、電氣儀表控制系統以及真空室,有的還在冷阱內形成有預凍室,凍干機工作時先在預凍室或真空室將物料凍結至其三相點溫度以下,然后在真空室的真空條件下使其內放置的物料中的固態水分(冰)直接升華為水蒸氣,從物料中排除并凝華于冷阱表面實現物料的干燥,干燥完成后通過泄壓閥向冷阱及真空室內泄入空氣使內部氣壓與大氣壓相同,最后即可取出凍干后的物料,也可在物料取出之前通過排水管向冷阱及真空室內填充氮氣以防止真空室開啟后物料吸收氧氣而氧化,從而延長物料凍干后的保存時間,其中,制冷循環系統主要為前期的預凍和后期冷阱捕集升華的水蒸氣供給冷量。
目前市面上的凍干機種類繁多,從結構上來看可分為鐘罩型凍干機和原位型凍干機兩種,鐘罩型凍干機的真空室與冷阱為分立的上下結構,真空室沒有預凍功能,在物料預凍結束后轉入真空室干燥過程時需要人工操作,是最常見的凍干機,而原位型凍干機的真空室與冷阱為兩個獨立的腔室,真空室內的隔板帶有制冷功能,物料的預凍、干燥過程均在真空室完成,無需人工轉換位置;從功能上來看可分為普通擱板型、帶壓蓋裝置型、多歧管型和帶預凍功能型四種,普通擱板型適用于散裝物料,帶壓蓋裝置型適用于西林瓶物料,多歧管型無需停機即可隨時取下或裝上外掛瓶,帶預凍功能型的冷阱在預凍過程中可作為預凍室,在干燥過程中可作為捕水器。
現有凍干機存在的不足:不同類型的凍干機獨立設置,需同時配備多種不同類型的凍干機來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占用空間大,且購置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凍干設備,可根據需求對選擇不同尺寸、類型的箱體裝置、罩結構和蓋結構進行組裝,形成不同的凍干設備,實現一機多用的效果,大大減小了空間占用面積,降低了購置成本。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一種凍干設備,包括:
箱體裝置,設置有工作臺和安裝于工作臺上的冷阱系統,所述冷阱系統包括冷阱和呈螺旋狀盤繞設置在冷阱內的盤管;
底座結構,包括底座主體、設置在所述底座主體底部的下連接部和頂部的至少兩個不同尺寸的上連接部,或包括底座主體、設置在所述底座主體頂部的上連接部和底部的至少兩個不同尺寸的下連接部,所述下連接部放置在冷阱的上邊沿和/或工作臺上;
罩結構,設置有頂部開口和底部開口,所述底部開口的邊沿放置在所述上連接部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富睿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富睿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840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