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型滾筒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82902.3 | 申請日: | 2021-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051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31 |
| 發明(設計)人: | 高志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會市研創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35/02 | 分類號: | B21C35/02;B29D99/00 |
| 代理公司: | 佛山信智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29 | 代理人: | 唐杏姣 |
| 地址: | 526241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型 滾筒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型滾筒及其制備方法,復合型滾筒包括金屬骨架、第一毛氈層、橡膠層以及第二毛氈層,第一毛氈層套設于金屬骨架的外周,橡膠層套設于第一毛氈層的外周,第二毛氈層套設于橡膠層的外周;金屬骨架的外壁設置有蜂窩結構。本發明的復合型滾筒設置金屬骨架、第一毛氈層、橡膠層以及第二毛氈層,幾層協同作用,使得滾筒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不僅保證了復合型滾筒的外觀,還能提高復合型滾筒整體的強度、耐摩擦性能以及耐用性能。另外,還提供復合型滾筒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簡單,有利于工業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滾筒的制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復合型滾筒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金屬型材在擠壓成形加工過程中,需要在擠壓設備的出口安裝上耐溫滾筒,作承托和滾動輸送,鋁材擠出后進入輸送裝置中,由于鋁材溫度高,材質軟,所以采用毛氈滾筒保護鋁材在輸送過程中避免刮花。傳統所用的耐溫滾筒一般由石墨材質制備,但石墨材質的滾筒由于硬度高,存在容易刮傷以及石墨粉容易粘在金屬型材表面的缺點。單一的耐溫材質的毛氈滾筒由于制備材質較軟,存在支撐性差,金屬型材壓著毛氈滾筒表面摩擦易產生碳化板結,導致整體更換生產成本高的問題。現有也存在單層結構的毛氈滾筒,此種毛氈滾筒具有強度差、耐磨性差以及隔熱效果差的缺點。
綜上,在制備滾筒領域,仍然具有亟待解決的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基于此,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滾筒強度差、耐磨性差以及隔熱效果差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型滾筒,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復合型滾筒,所述復合型滾筒包括金屬骨架、第一毛氈層、橡膠層以及第二毛氈層,所述第一毛氈層套設于所述金屬骨架的外周,所述橡膠層套設于所述第一毛氈層的外周,所述第二毛氈層套設于所述橡膠層的外周;所述金屬骨架的外壁設置有蜂窩結構。
上述方案中的復合型滾筒設置為金屬骨架、第一毛氈層、橡膠層以及第二毛氈層,金屬骨架在第一毛氈層的包裹下不容易受損,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且第一毛氈層受損后可以更換第一毛氈層以降低生產成本;設置橡膠層為硅膠能有效起到緩沖作用,使得復合型的滾筒在運作的時候,降低其受損的概率,結合第二毛氈層的協同作用,進一步提高滾筒的耐磨性能,且第一毛氈層、橡膠層以及第二毛氈層的結構設置合理,不僅保證了復合型滾筒的外觀,還能提高復合型的滾筒整體的強度、耐摩擦性能以及耐用性能。
進一步地,所述金屬骨架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安裝部、第二安裝部以及若干個支撐桿,所述第一管道套設于所述第二管道內,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壁連接,所述支撐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管道的內壁連接;所述第一安裝部設置于所述金屬骨架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裝部設置于所述金屬骨架的另一端。
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復合型滾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制備所述金屬骨架,將所述金屬骨架進行前處理,得到前處理后的金屬骨架;
在所述第一毛氈層的外周形成所述橡膠層,得到第一組合物;
在所述第一組合物的橡膠層外周形成第二毛氈層,得到第二組合物;
將所述第二組合物放置于模具上,加熱至150℃-200℃,保溫200s-250s,取模后放置于液壓擴張機中進行擴張處理,使得第二組合物的空腔展開;
在前處理后的金屬骨架外周涂覆第一粘結劑,然后通過氣壓機將所述金屬骨架壓入所述第二組合物的空腔內,最后掛入二次硫化爐內進行硫化處理,得到復合型滾筒。
進一步地,所述前處理包括酸洗、第一次水洗、第二次水洗、鈍化以及烘干的步驟。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毛氈層的制備為:利用復合型毛線編織毛氈布筒,且所述毛氈布筒的直徑大于所述金屬骨架的直徑1mm-2mm。
進一步地,所述橡膠層包括以下的制備原料:二甲基硅橡膠、甲基乙烯基硅橡膠、導熱填料、硫化劑以及著色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會市研創電器有限公司,未經四會市研創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8290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