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跨線天橋的墩位改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59025.8 | 申請日: | 2021-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748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2 |
| 發明(設計)人: | 馬志芳;杜玲霞;袁媛;孫卓宇;邸銀橋;閆玉萍;范勇強;謝小山;劉陽;孫洪碩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1D22/00 | 分類號: | E01D22/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異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劉一曉 |
| 地址: | 45146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橋 改造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跨線天橋的墩位改造方法,包括①在邊墩外側新建雙肢橋塔,其包括靠近主梁設置的內分肢塔柱和遠離主梁設置的外分肢塔柱②在每個雙肢橋塔的內分肢塔柱和外分肢塔柱之間掛設第一拉索體系并進行第一次張拉③在主梁上安裝錨固裝置并掛設第二拉索體系④張拉第二拉索體系至施工索力值,并拆除中墩及其上部的支座系統⑤再次張拉第二拉索體系至成橋索力值⑥第二次張拉第一拉索體系至設計索力值⑦重新進行車道布置,完成施工。本發明能夠在保持現有天橋既有上部結構的基礎上對下部墩位進行改造,方便了對橋下車道的拓寬和重新布置,不僅能夠延長天橋的使用壽命,而且能夠減少拆除和新建天橋對城市交通的影響,有利于節約城市建設資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市政橋梁改造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跨線天橋的墩位改造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交通量的日益增加,許多既有市政道路需要進行擴容改造和車道重新劃分,然而,對于架設有天橋的道路,其位于道路中間綠化帶中的橋墩會影響擴容改造工程。如果對現有天橋進行整體拆除,不僅會造成既有資源的浪費,還會影響城市環境和交通通行。由于現行《城市人行天橋與人行地道技術規范》(CJJ 69-95)明確規定:“為避免共振,減少行人不安全感,天橋上部結構豎向自振頻率不應小于3Hz”,跨線天橋不僅需要滿足結構承載力和剛度要求,還要保持豎向自振頻率不小于3Hz,因此,要在保持現有主要結構的基礎上對天橋進行改造,難度也相當大。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施工簡便、受力合理的跨線天橋的墩位改造方法,具體可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所述的跨線天橋的墩位改造方法,所述跨線天橋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下設邊墩和中墩,包括如下改造步驟:
第一步,在邊墩外側分別新建一個雙肢橋塔,所述雙肢橋塔包括靠近主梁設置的內分肢塔柱和遠離主梁設置的外分肢塔柱;
第二步,分別在每個雙肢橋塔的內分肢塔柱和外分肢塔柱之間掛設第一拉索體系,并進行第一次張拉;
第三步,按照設計位置在主梁上安裝錨固裝置,并在主梁和內分肢塔柱之間掛設第二拉索體系;
第四步,張拉第二拉索體系至施工索力值,使主梁脫離中墩且結構滿足受力要求,之后拆除中墩及其上部的支座系統;
第五步;再次張拉第二拉索體系至成橋索力值,使主梁線形接近原設計線形;
第六步,第二次張拉第一拉索體系至設計索力值;
第七步,對橋下道路重新進行車道布置,完成施工。
所述邊墩和中墩分別為兩個且沿主梁跨中位置對稱設置。
所述內分肢塔柱為豎直塔柱,所述外分肢塔柱為傾斜塔柱,所述內分肢塔柱和外分肢塔柱的上部通過上橫梁相連,中部通過由多根橫向拉索構成的所述第一拉索體系相連,下部則合為一體。
所述傾斜塔柱的傾角為60-80°,所述橫向拉索平行設置有三根。
所述錨固裝置設置在與主梁跨中位置相對應的第一錨固點,以及與兩個中墩分別相對應的第二錨固點和第三錨固點。
所述第二拉索體系包括多根斜拉索,所述斜拉索根據兩個內分肢塔柱分為兩組,每組斜拉索均采用豎琴形布置,且兩組斜拉索分別在所述第一錨固點、第二錨固點和第三錨固點相交。
本發明提供的跨線天橋的墩位改造方法,實施方便,對城市環境和橋下交通影響較小,能夠在保持現有天橋既有上部結構的基礎上對下部墩位進行改造,方便了對橋下車道的拓寬和重新布置,不僅能夠延長天橋的使用壽命,而且能夠減少拆除和新建天橋對城市交通的影響,有利于節約城市建設資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具體優點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未經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5902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數據融合的數據中心數據清洗系統
- 下一篇:一種法蘭加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