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冠狀病毒中和抗體的檢測組合物、檢測試劑、檢測試劑盒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55180.2 | 申請日: | 2021-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588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軒;曹玉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潤博福得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69 | 分類號: | G01N33/569;G01N33/558;G01N33/543;G01N33/5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張柳 |
| 地址: | 1012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冠狀病毒 中和 抗體 檢測 組合 試劑 試劑盒 | ||
本發明涉及醫學檢測領域,特別涉及新型冠狀病毒中和抗體的檢測組合物、檢測試劑、檢測試劑盒。本發明涉及一種操作方便的新型冠狀病毒中和抗體的檢測試劑盒。15μL待測血清或血漿加入到試劑管中,與預先裝入的熒光微球試劑進行混合,室溫反應15分鐘后,將混合物滴加到層析試紙卡上,10分鐘后讀取熒光值,通過讀取檢測線和質控線的熒光值,并與儀器內置的閾值進行比較,即可得出中和抗體陽性或者陰性的結果。該檢測試劑盒操作簡便,不使用活病毒,不用進行細胞培養,檢測耗時短,可以在30分鐘內完成全部檢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學檢測領域,特別涉及新型冠狀病毒中和抗體的檢測組合 物、檢測試劑、檢測試劑盒。
背景技術
人體感染新冠病毒或者免疫預防性疫苗后,會產生特異性抗體。其中中 和抗體是能夠與病毒結合,阻止其進入宿主細胞的功能性抗體。人體內只有 產生足夠高濃度的中和抗體,才能阻斷病毒感染。由于個體差異,無論是自 然感染者還是接種過疫苗的群體,不同人血液中中和抗體濃度存在較大差異。 因此,中和抗體濃度測定對應疫苗免疫效果評價以及自然感染康復者是否有 再次感染的風險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病毒膜蛋白與敏感細胞的受體結合是病毒完成感染的第一步。新型冠狀 病毒膜表面的S蛋白的RBD(Receptor-binding domain,受體結合結構域), 會與人細胞表面的ACE2發生結合,從而開啟感染的過程。中和抗體會與病 毒膜表面的SRBD發生有效結合,并阻止SRBD與ACE2的結合,從而達到 阻斷病毒感染進程的作用。
中和抗體測定的經典方法是微量中和法。使用一定量的活病毒與被檢測 的抗體相混合,然后把混合物加入到對病毒敏感的細胞上,如果病毒沒有被 抗體所阻斷,即可以感染細胞,通過觀察細胞病變或者通過檢測病毒復制, 判斷檢測標本是否可以阻斷病毒感染。
也可以使用假病毒系統進行中和抗體檢測。原理是制備包含有新冠病毒 膜蛋白的假病毒。假病毒一般還含有熒光素酶或者熒光蛋白等報告基因。把 待測標本與假病毒混合后,把混合物加入到敏感細胞上,通過檢測報告基因 判斷是否有病毒感染。
微量中和實驗是中和抗體檢測方法的金標準,其結果最具有權威性。但 是該方法使用具有感染性的活病毒、生物安全等級高;使用細胞作為感染靶 標,試驗周期長,不具備大規模使用的條件。假病毒中和試驗由于使用的病 毒為改造過的病毒,不具有感染性,其安全要求比微量中和實驗低,但是仍 需使用活細胞,同時仍需使用活細胞,試驗周期長,不具備大規模使用的條 件,讀取細胞熒光值需要大型儀器,也不可能進行大規模推廣。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新型冠狀病毒中和抗體的檢測組合物、檢測試 劑、檢測試劑盒。本專利所述方法僅有孵育,層析,讀值3個步驟,使用簡 便,用時短,可在30min之內完成檢測。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新型冠狀病毒中和抗體的檢測組合物,包括:雞IgY熒光 微球標記物和SRBD抗原熒光微球標記物;
所述雞IgY熒光微球標記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取活化的羧基乳膠微球與 雞IgY偶聯制得雞IgY-羧基乳膠微球復合物,再與熒光染料偶聯,制得雞IgY- 羧基乳膠微球免疫熒光復合物,封閉、懸浮,制得所述雞IgY熒光微球標記 物;
所述SRBD抗原熒光微球標記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取活化的羧基乳膠微 球,以賴氨酸作為中間搭橋分子,與熒光染料偶聯制得羧基乳膠熒光微球; 活化所述羧基乳膠熒光微球,與SRBD抗原偶聯,制得SRBD-羧基乳膠微球 免疫熒光復合物;封閉、懸浮制得所述SRBD抗原熒光微球標記物。
本發明提供了所述的檢測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所述雞IgY熒光微球標記 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取活化的羧基乳膠微球與雞IgY偶聯制得雞IgY-羧基乳 膠微球復合物,再與熒光染料偶聯,制得雞IgY-羧基乳膠微球免疫熒光復合 物,封閉、懸浮,制得所述雞IgY熒光微球標記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潤博福得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潤博福得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5518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