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外泌體分泌培養基及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的培養分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46820.3 | 申請日: | 2021-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209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2 |
| 發明(設計)人: | 麥志國;劉元旦;陳群珍;尹麗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研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5/0775 | 分類號: | C12N5/077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黃燕 |
| 地址: | 511400 廣東省廣州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外泌體 分泌 培養基 臍帶 間充質 干細胞 培養 分離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外泌體分泌培養基及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的培養分離方法,涉及外泌體富集和分離技術領域以無血清干細胞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添加以下組分:100?300ng/ml的EGF、50?150ng/ml的TGF、10?30μg/ml的輔酶Q10、300?600μg/ml的鉀鹽、0.3?0.9μg/ml的果糖二磷酸鈉和100?300μg/ml的組胺二鹽酸鹽。采用本發明提供的外泌體分泌培養基可以在相同數量的培養細胞條件下獲得更多數量的外泌體。上述外泌體分泌培養基有利于大規模生產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進而推動外泌體在醫療、抗衰老、美容等廣泛應用,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外泌體富集和分離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外泌體分泌培養基及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的培養分離方法。
背景技術
外泌體(exosome)是一類可由多種細胞分泌并包裹了蛋白質、mRNA、微小RNA(microRNA)、非編碼RNA(lncRNA)、DNA、脂質等物質的膜性囊泡,研究發現外泌體在細胞間通訊、腫瘤免疫、腫瘤治療、組織損傷修復、疾病診斷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美國科學家JamesE.Rothman和Randy?W.Schekman,德國科學家Thomas?C.Südhof基于細胞內部囊泡(外泌體等)運輸調控機制的發現共享了2013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而間充質干細胞(MSCs)是一種來自于中胚層的多能干細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潛能,并在適宜的條件下具有誘導分化為肌細胞、軟骨細胞、成骨細胞、成脂細胞等多種細胞的能力。MSCs不僅具有多向分化潛能,而且還具有免疫調節功能,可抑制多種免疫細胞的性能,調節免疫應答。
近年來,研究發現,來源于MSCs的外泌體(MSCs-Exo)具有與MSCs相似的組織損傷修復和再生功能。外泌體(exosome)是多種細胞分泌的膜外小囊泡,直徑30~200nm,可以轉運核酸、脂質和蛋白質,參與細胞間的信息交流。與MSCs相比,外泌體用于臨床疾病的治療更加穩定,體內同種異體給藥后免疫排斥反應的可能性較低,并可為各種疾病提供替代療法。MSCs-Exo逐漸成為新的研究熱點,特別是在MSCs-Exo發揮組織損傷修復和再生功能的研究領域,MSCs-Exo起到抗衰老和保健作用,同時也具有良好的美容作用。
目前,市售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培養基正常培養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其分泌的外泌體數量非常的少,培養的細胞數和分泌的外泌體數的比大約為1:5。也就是說,目前培養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只分泌很少量的外泌體,若要提煉出外泌體用于臨床,必須培養大量干細胞,這樣會產生巨大成本而失去實際應用意義。況且外泌體數量太少也給下游分離純化帶來較大的操作難度。此外,目前正常培養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的外泌體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只是細胞間維持相互關系的成分例如主要含有G蛋白(調節細胞生化功能),而激活修復組織細胞的成分含量較少,例如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
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外泌體分泌培養基及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的培養分離方法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外泌體分泌培養基,其以無血清干細胞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添加以下組分:100-300ng/ml的EGF、50-150ng/ml的TGF、10-30μg/ml的輔酶Q10、300-600μg/ml的鉀鹽、0.3-0.9μg/ml的果糖二磷酸鈉和100-300μg/ml的組胺二鹽酸鹽。
在本發明應用較佳的實施方式中,以無血清干細胞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添加以下組分:200-300ng/ml的EGF、100-150ng/ml的TGF、20-30μg/ml的輔酶Q10、300-600μg/ml的鉀鹽、0.6-0.9μg/ml的果糖二磷酸鈉和200-300μg/ml的組胺二鹽酸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研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研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4682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