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粗精鏜刀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45267.1 | 申請日: | 2021-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84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薛飛;江豪;李云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27/10 | 分類號: | B23B27/10;B23B29/03;B23B29/0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信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28 | 代理人: | 楊丹莉;李丹 |
| 地址: | 201805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粗精鏜刀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粗精鏜刀,其包括:刀體,其內具有與冷卻液注入管連通的冷卻液腔體;活塞,其設于冷卻液腔體內;設于刀體內的刀體滑塊,其上開設有容置槽,并能夠沿刀體軸向方向滑動;設于刀體內的連桿,連桿一端與活塞鉸接,其上具有向外伸出的凸臺,凸臺位于容置槽內;齒輪,其通過齒輪軸設于刀體內,齒輪軸位于容置槽內并與凸臺鉸接;齒條,其與齒輪嚙合連接,其兩端分別連接粗鏜刀頭和精鏜刀頭;第一軸承,套設于刀體前端外圍,其與刀體間設有第一軸承彈簧;第二軸承,套設于刀體外圍,其與刀體間設有第二軸承彈簧;推桿,其設于刀體內并且設于連桿的下游,推桿能夠沿著刀體的軸向方向滑動;推桿彈簧,其抵靠地設于刀體內端面和推桿之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加工器械,尤其涉及一種機加工刀具。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缸體是發動機結構最復雜的零件之一,在缸體孔系加工過程中,加工平衡軸孔的工藝難度最大,其加工難度主要表現在平衡軸孔的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小。
目前,現有技術中的平衡軸孔加工工藝一般采用以下過程:先鏜減速器側平衡軸孔,再鏜鏈輪面側平衡軸孔,最后鏜平衡軸中間孔。在實際加工過程中,由于鏜減速器側平衡軸孔和鏜鏈輪面側平衡軸孔時孔的長徑比較小,其所采用的刀具也比較短,剛性較好,加工過程也比較平穩。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現有技術中,在加工平衡軸中間孔時,由于缸體結構限制加工中間檔平衡軸孔的結構長徑比大,此時刀具懸伸較大且剛性較差。因此,加工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切削振動,加工中間檔平衡軸孔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常常超差。
為了解決以上現有技術中的問題,目前已有部分研究人員進行了相關優化設計,并已經獲得如下改進方案:
1.使用帶有阻尼功能的防震鏜刀。
2.將切削參數調整,采用小進給,低轉速的加工策略。
3.優化刀具幾何角度使用大主偏角,小刀尖圓弧。通過增加刀具的鋒利性,減少切削抗力。
但是,上述的這三種改進方案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在采用上述方案1時,使用帶有阻尼功能的防震鏜刀,會大大提高刀具成本,且抗震頻率具有一定范圍,存在一定局限性。在采用上述方案2時,會嚴重降低生產效率,延長生產節拍。在采用上述方案3時,會導致刀具耐用度大幅下降。
因此,為了解決以上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期望獲得一種粗精鏜刀,該粗精鏜刀采用了優化的結構設計,其不僅可以利用已加工的兩側平衡軸孔作為支撐提高刀具的剛性,還可以通過向刀體內注入冷卻液,利用液壓力作為動力源實現刀具的進給和刀頭的伸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粗精鏜刀,該粗精鏜刀采用了優化的結構設計,其不僅可以利用已加工的兩側平衡軸孔作為支撐提高刀具的剛性,還可以通過向刀體內注入冷卻液,利用液壓力作為動力源實現刀具的進給和刀頭的伸出。
該粗精鏜刀的結構簡單,維護簡便,可靠性高且使用方便,其對刀具的剛性提升效果顯著,具有十分良好的推廣前景和應用價值。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粗精鏜刀,其包括:
刀體,其內具有冷卻液腔體,所述冷卻液腔體與冷卻液注入管連通;
活塞,其設于所述冷卻液腔體內;
刀體滑塊,其設于所述刀體內,并能夠沿刀體的軸向方向滑動,所述刀體滑塊上開設有容置槽;
連桿,其設于刀體內,所述連桿的一端與活塞鉸接,所述連桿上具有向外伸出的凸臺,所述凸臺位于所述容置槽內;
齒輪,其通過齒輪軸設于所述刀體內,所述齒輪軸位于所述容置槽內并與所述連桿的凸臺鉸接;
齒條,其與所述齒輪嚙合連接,所述齒條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粗鏜刀頭和精鏜刀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未經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4526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