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聯合載藥的納米藥物遞送系統及其制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42741.5 | 申請日: | 2021-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22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葉青;馮冰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美健極生物工程技術(廣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47/52 | 分類號: | A61K47/52;A61K47/69;A61K31/704;A61K31/12;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高炬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薛鵬 |
| 地址: | 511400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小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聯合 納米 藥物 遞送 系統 及其 制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聯合載藥的納米藥物遞送系統及其制法,其是由加載阿霉素的表面為微弱負電荷的納米粒DOX@HA?DA?BPEI?DMA與加載姜黃素的氮摻雜碳量子點N?CQDs?Cur通過靜電作用組裝構建的納米藥物遞送系統,采用3,4?二羥基苯甲酸DA修飾到HA表面,一步構建出羧基功能化的羥基磷灰石HA,之后分別采用支化聚乙烯亞胺改性的羥基磷灰石HA為阿霉素載體、氮摻雜的碳量子點為姜黃素載體,通過靜電作用組裝成一個聯合載藥的納米藥物遞送系統。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構建聯合加載阿霉素DOX與姜黃素Cur的納米藥物遞送系統,且聯合加載在同一藥物遞送系統,實現了在無機材料上化療藥物聯合加載的新型載藥系統;實現了化療藥物的聯合遞送,且對pH呈現明顯的響應性,增強了對特定腫瘤細胞的誘導凋亡毒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納米材料和醫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聯合載藥的納米藥物遞送系統及其制法。
背景技術
羥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是一種磷酸鈣陶瓷,通常通過表面改性獲得各種性能,比如通過葉酸改性得到葉酸受體靶向的載體。HA作為一種無機材料,要實現特定有機化合物如葉酸的功能化修飾需要合適的偶聯劑,目前,常用的偶聯劑為硅烷偶聯劑,采用具有不同官能團的硅烷如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進行修飾,獲得不同類型官能團功能化的HA。但是,要在HA表面實現羧基功能化往往需要更多的反應步驟,無法一步實現。例如中國專利申請號201710066664.1公開了一氧化氮供體型β-欖香烯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在β-欖香烯結構中引入含有極性基團的呋咱氮氧化物,一方面提高了β-欖香烯衍生物的水溶性;另一方面,呋氮氧化物作為一氧化氮釋放單元可釋放出NO,與β-欖香烯起協同抗腫瘤作用;而且豐富了抗腫瘤藥物β-欖香烯衍生物的分子庫。
在納米藥物遞送系統中,常用脂質體、聚合物納米粒、水凝膠、膠束等傳統劑型作為聯合加載阿霉素(DOX)與姜黃素(Cur)的載體。目前,采用無機材料構建兩種化療藥物的聯合加載載體未見報道的。有鑒于此,本發明公開一種聯合載藥的納米藥物遞送系統,采用3,4-二羥基苯甲酸DA修飾到HA表面,一步構建出羧基功能化的羥基磷灰石HA,之后分別采用支化聚乙烯亞胺改性的羥基磷灰石HA為阿霉素載體、氮摻雜的碳量子點為姜黃素載體,通過靜電作用組裝成一個聯合載藥的納米藥物遞送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聯合載藥的納米藥物遞送系統及其制法,構建聯合加載阿霉素DOX與姜黃素Cur的納米藥物遞送系統,且聯合加載在同一藥物遞送系統,實現了在無機材料上化療藥物聯合加載的新型載藥系統,實現了化療藥物的聯合遞送,且對pH呈現明顯的響應性,增強了對特定腫瘤細胞的誘導凋亡毒性。
本發明為達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聯合載藥的納米藥物遞送系統,是由加載阿霉素的表面為微弱負電荷的納米粒DOX@HA-DA-BPEI-DMA與加載姜黃素的氮摻雜碳量子點N-CQDs-Cur通過靜電作用組裝構建的納米藥物遞送系統。
優選地,所述的加載姜黃素的氮摻雜碳量子點N-CQDs-Cur采用如下方法制得,包括以下步驟:
S11:將稱量好的檸檬酸和聚乙烯亞胺按一定比例溶于去離子水中,水熱反應一段時間后加入丙酮進行沉淀,得到氮摻雜碳量子點N-CQDs;
S12:將氮摻雜碳量子點N-CQDs和姜黃素Cur按一定比例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攪拌反應一段時間后加入丙酮進行沉淀,之后經洗滌、干燥得到加載姜黃素的氮摻雜碳量子點N-CQDs-Cur。
優選地,所述的步驟S11中,所述檸檬酸和聚乙烯亞胺的質量比為1:0.1-0.5;水熱反應的溫度為150-180℃、時間為3小時以上。
優選地,所述的步驟S12中,所述氮摻雜碳量子點N-CQDs和姜黃素Cur的質量比為20:0.5-1;攪拌反應的溫度為室溫、時間為3小時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美健極生物工程技術(廣州)有限公司,未經美健極生物工程技術(廣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4274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