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繞線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441168.6 | 申請日: | 2021-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805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8 |
| 發明(設計)人: | 于寶成;羅建;曹鵬彬;張敏;徐文霞;王春梅;吳靜;王邯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F41/061 | 分類號: | H01F41/061;H01F41/096;H01F41/09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陳曉華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繞線機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線圈結構和繞線機,包括:由扁線從內到外依次繞設的若干線圈層和若干墊片,各線圈層的繞線結尾端分別設置一個墊片,用于對與墊片所在的線圈層銜接的下個線圈層的繞線起點進行支撐。基于本發明的線圈結構,在繞線滾筒兩端分別通過墊片進行升層,無需通過折彎的方式強行改變扁線的結構原型,升層方便且不容易導致線圈坍塌,且不會影響線圈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變壓器線圈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線圈結構和繞線機。
背景技術
大型變壓器的核心在于利用變壓器的線圈的匝數比的不同來實現高低電壓的轉換,從而能夠保證為電路的提供所需要的正常工作電壓。目前市場上變壓器的線圈是大多采用繞線機與人工搭配進行生產,使用漆包線或者扁線來進行纏繞,繞線機在進行線圈纏繞工作的時候,自動化的程度較低,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每臺繞線機都需要專業人員在一旁進行操控,而且線圈的繞線以及升層的效果都不是好,例如專利“一種全自動收放線的繞線-CN212542181U)”中雖然也能實現自動繞線,雖然生產效率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是采用人工手動的操作進行升層,目前很多扁線線圈生產的方式一般采用人工折彎的方式強行改變扁線的結構原型來進行升層,或者是采用或者液壓的動力裝置折彎扁線來進行升層,這些方式都會改變扁線的結構甚至會磨損扁線的表面絕緣層,改變扁線的結構不僅不美觀,還會影響它的的結構性質,甚至影響在工作過程中的性能參數的改變,而磨損扁線表面的絕緣層則會使得整個線圈的繞線工作都白費了,不僅浪費了資源還影響了生產效率,并且目前的生產過程都需要專業人員進行輔助,增加了人工成本。本發明的繞線機采用的是一種基于維持扁線結構原型線圈繞制升層及方法,它不僅能夠不破壞漆包線的結構,還能夠自動化的繞線與升層,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線圈的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線圈結構和繞線機,用以解決扁線線圈生產力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以及線圈性能差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的具體解決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線圈結構,包括:由扁線從內到外依次繞設的若干線圈層和若干墊片,各所述線圈層的繞線結尾端分別設置一個所述墊片,用于對與墊片所在的線圈層銜接的下個線圈層的繞線起點進行支撐。
基于本發明的線圈結構,在繞線滾筒兩端分別通過墊片進行升層,無需通過折彎的方式強行改變扁線的結構原型,升層方便且不容易導致線圈坍塌,且不會影響線圈性能。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進行如下改進:
進一步,各所述墊片分別位于線圈結構的兩端,位于線圈結構同端的各所述墊片(6)分別圍繞其所在的線圈結構端的周向間隔分布。
采用上述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墊片間隔分布,即繞線滾筒各端上每次升層的周向位點均不一樣,可保證升層的穩定性以及結構的美觀。
優選的,位于線圈結構兩端的各所述墊片分別圍繞其所在的繞線滾筒端的軸向均勻分布。
進一步,各所述線圈層分別與一個所述墊片同層設置,各所述線圈層分別包括若干依次繞設的線圈,各所述墊片分別粘結于與其同層且相鄰的線圈的扁線上。
采用上述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將墊片直接黏附于與其同層且相鄰的線圈上,方便升層且得到線圈結構更加穩定。
優選的,所述墊片的厚度為與扁線的厚度±0.3mm,墊片的厚度與扁線的厚度的越接近,實現升層的同時,整個線圈結構也會越穩定,墊片太薄了,不容易升層,太厚則后期容易坍塌。
優選的,每個線圈層分別包括若干個緊密繞制的線圈,緊密繞制可有效防止線圈坍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工程大學,未經武漢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4116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