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表面活性劑廢水的處理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39891.0 | 申請日: | 2021-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006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趙一蓮;鄭樂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1/122;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顧勇華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表面活性劑 廢水 處理 方法 裝置 | ||
1.一種表面活性劑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將待處理洗滌廢水通過排水管網重力排入集水井內,通過籃式過濾器和轉鼓細格柵除污機去除待處理洗滌廢水中大塊的漂浮物、毛絨以及其他懸浮物,然后通過提升水泵將待處理洗滌廢水輸送至橫流開式冷卻塔,進行降溫;
b.將經步驟a處理的待處理洗滌廢水自流輸送至綜合調節池,調節污水的水量和均衡水質;
c.利用潛水排污泵,將經步驟b處理的廢水連續提升至水解酸化池內,使廢水流入生化池完成有機物的降解;廢水在水解酸化池利用多種細菌的酸化水解作用,將大分子的有機物分解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同時廢水與好氧池回流的混合液混合,通過反硝化菌的作用進行廢水脫氮;
d.經步驟c處理的廢水流入MBR膜池內完成固液分離,至直至出水達到排放和工業水回用標準;達標的少部分出水直接外排,大部分出水由潛水排污泵提升至活性碳吸附罐進行吸附處理后,再自流入全地下式的清水池內貯存,通過多級不銹鋼泵抽至屋頂回用水箱回用;
或者,經步驟c處理的廢水流入MBR膜池內完成固液分離,至直至出水達到排放和工業水回用標準,出水直接全部外排;
e.經步驟d處理后MBR膜池所排的污泥的一部分經脫氧池脫氧后回流至水解酸化池,一部分排入污泥貯池,最后經過壓濾處理后,進行外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表面活性劑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a中,所述洗滌廢水原水溫度為70-80℃,通過冷卻塔廢水溫度降低至不高于35℃,確保后續生化處理微生物得以存活。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表面活性劑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b中,所述調節池分為2格,平時正常同時平行運行,清理檢修時第一格區域使用,另一格區域停止作業進行檢修維護;在池中安裝潛水攪拌器和空氣穿孔曝氣管,使污水在該池內完全混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表面活性劑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c中,所述水解酸化池內設有軟性生物填料,在生化池內設有盤式微孔曝氣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表面活性劑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d中,所述MBR膜池分為2格,安裝2組膜組件,平行運行,一組膜池需要化學清洗的時候,另外組膜池正常工作;膜池出水至少體積總量的20%外排,不超過體積總量的80%經活性碳吸附罐處理后進行回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表面活性劑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e中,在所述脫氧池內安裝潛水攪拌機,通過混合攪拌去除溶解氧。
7.一種表面活性劑廢水的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實施權利要求1所述表面活性劑廢水的處理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989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