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鐵煙塵的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36706.2 | 申請日: | 2021-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227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明(設計)人: | 馬黎陽;張武;馮國軍;李永華;唐敬坤;李敦華;燕建成;歐陽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鑫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7/02 | 分類號: | C22B7/02;C22B19/20;C22B19/30;C21B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鞏克棟 |
| 地址: | 662403 云南省***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鐵 煙塵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鋼鐵煙塵的處理方法,所述處理方法通過將鋼鐵煙塵依次經回轉窯和轉底爐進行還原處理,既能夠回收其中的鋅元素,又能夠提高最終窯渣中鐵元素的金屬化程度,可直接返回至鋼鐵生產系統中,而且有效避免了鋅和氯對轉底爐的結瘤堵塞和耐火材料腐蝕,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境保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鋼鐵煙塵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鋼鐵生產企業因為種種原因,導致生產過程中產出的塵泥雜質含量升高,其中代表性雜質為元素鋅和氯。高爐入爐物料中鋅和氯含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將造成高爐煙氣系統結瘤堵塞和耐火材料腐蝕。所以必須對物料中的鋅和氯控制在一定范圍。
目前常規鋼鐵塵泥的干法處理方法為回轉窯還原揮發法、轉底爐還原揮發法等。回轉窯法處理物料的品種和雜質含量的適應范圍較廣,但存在窯渣中的鐵元素金屬化程度不高,不利于窯渣返回鋼鐵生產系統。而轉底爐法處理物料要求相對嚴格,一旦物料中鋅和氯元素含量較高時,會導致煙氣系統不順暢或崩潰。
CN108130422A公開了一種鋼鐵廠煙塵中提取有價金屬的方法,該方法將冶煉鋼鐵回收的高爐瓦斯灰(泥)、煉鋼煙塵灰(泥)混合或壓球,得到混合料或球體,然后將混合料或球體裝入真空還原蓄熱爐,以小于100Pa的真空度于600~1300℃保溫0.5~6h,得到還原后的混合物;將混合物進行磁選,獲得精鐵礦。但該方法無法回收鋼鐵煙塵中的鋅元素,資源利用率欠佳,且還原后的混合物無法直接返回鋼鐵系統中。
CN106367600A公開了一種利用回轉窯處理高鋅含鐵塵泥的方法,高爐瓦斯灰、轉爐OG泥混合、造球;濕球團干燥預熱,干燥預熱熱源為回轉窯高溫煙氣經高低溫復合空氣換熱器產生的熱風;在回轉窯窯頭設置粒煤噴槍、殘炭噴槍和粒礦噴槍,將高揮發份煤、殘炭、高品位鐵礦噴吹入窯;干燥后的球團送入回轉窯,在回轉窯內直接還原及高溫固結后,得到高溫金屬化球團;金屬化球團與過剩殘炭等物料經冷卻到常溫后,磁選分離,得到金屬化球團;出回轉窯的高溫煙氣經脫除大顆粒粉塵,再進入高低溫復合空氣換熱器冷卻,然后進入布袋除塵器,回收氧化鋅粉。但該方法中回轉窯中的金屬化球團中的鐵元素金屬化程度不高,不利于返回鋼鐵生產系統循環利用。
鋼鐵塵泥的濕法處理方法一般存在將產生廢水的問題。
如CN106115768A公開了一種鋼鐵廠含鋅煙塵灰生產氧化鋅產品并回收鐵炭返回冶煉的綜合循環利用方法,該方法采用氨法浸取煙塵灰里面的鋅,加入鋅含量大于15%的含非硫化態鋅物料提高溶液鋅濃度,經凈化除雜,蒸氨結晶,干燥煅燒制得氧化鋅產品;煙塵灰尾渣直接或篩選后,或進入高爐冶煉,或采用傳統火法工藝回收利用鐵炭,收集的次級氧化鋅煙塵灰用于前端浸取提高浸出液鋅濃度,但該方法采用氨法浸取,將額外產生廢水。
因此,需要開發一種資源利用率高,不額外產生廢水的,適用范圍廣的鋼鐵煙塵的處理方法。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鋼鐵煙塵的處理方法,所述處理方法既能夠回收鋼鐵煙塵中的鋅元素,又能夠提高最終窯渣中鐵元素的金屬化程度,可直接返回至鋼鐵生產系統中,而且有效避免了鋅和氯對轉底爐的結瘤堵塞和耐火材料腐蝕,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鋼鐵煙塵的處理方法,所述處理方法包括:
(1)鋼鐵煙塵經回轉窯的處理回收鋅產品,排出窯渣;
(2)步驟(1)所述窯渣經轉底爐的處理,回收鐵產品。
本發明首次將回轉窯和轉底爐的組合使用應用在鋼鐵煙塵處理中,通過二次還原的方式,相較于一次還原與其他步驟組合而言,具有純干法處理,能耗利用率高等優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鑫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鑫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670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