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車流量傳感器實現區域交通綠波帶的控制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31764.6 | 申請日: | 2021-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780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余誠;袁斌;王輝;孟善;邵陳懋;方蘭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達港電氣有限公司;浙江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8G1/08 | 分類號: | G08G1/08;G08G1/081 |
| 代理公司: | 浙江新篇律師事務所 33371 | 代理人: | 李旻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車流量 傳感器 實現 區域 交通 綠波帶 控制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交通綠波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基于車流量傳感器實現區域交通綠波帶的控制裝置及方法。控制裝置:車流量感應模塊、交通云管理平臺、信號燈控制機及交通信號燈。基于控制裝置的控制方法:根據車流量感應模塊獲取的各車道車流量和相鄰路口距離進行計算出本十字路口和下一十字路口各個車道信號燈的綠燈開始時間和時長,實現對區域交通的綠波帶控制;還能根據實時反饋的各車道車流量,調整下一周期交通信號燈時長,實現實時綠波帶控制。本發明能很好的避免車輛出行時等完這個紅燈到下個路口又是紅燈的情況,也避免了綠燈車道沒車輛通行而紅燈車道車輛在等候紅燈的情況,能實現區域道路交通的實時綠波帶控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交通綠波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基于車流量傳感器實現區域交通綠波帶的控制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機動車數量迅速增長,紅綠燈變換等候造成車輛擁堵問題更為突出,經常因為紅綠燈多,等完也這個紅燈,到下一路口又是紅燈;其次這個車道在等候紅燈,而此時對向的綠燈車道沒車輛通行;還有,車流變化有早晚高峰和節假日等流量波動引起的單向進堵車;所以很多城市也建成和使用一些道路交通信號的綠波帶控制模式。
綠波帶就是在指定的交通線路上,當規定好路段的車速后,信號控制機根據路段距離,把該車流所經過的各路口綠燈起始時間做相應的調整,以確保該車流到達每個信號燈路口時,正好遇到“綠燈”。
但現在城市的建成和使用交通信號的綠波帶控制模式都是針對大主干車道進行了綠波帶控制模式,其不足的地方有:1、只能實現大的主干車道綠波帶控制,不能全區域的實際綠波帶控制;2、現多采用視頻采集車流和固定設置時間的綠波帶控制方法,對原有的路口要做重新建設,建設成本很高,維修難;3、不能實時調整,很難實際早晚高峰的區別對待;4、不能對路段有交通事故、交通施工車、流量太多等情況做出調整,也很難對在路段上再增加一個路口做出調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車流量傳感器實現區域交通都綠波帶控制裝置及方法,用于解決現有交通綠波帶控制模式中的不能對小路口進行綠波帶控制,不能對全區域的進行綠波帶控制,不能實時調整且建設成本過高,維護成本高的缺陷。
本發明為實現其技術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基于車流量傳感器實現區域交通綠波帶的控制裝置,其結構特點為:包括車流量感應模塊、交通云管理平臺、信號燈控制機、交通信號燈。
所述車流量感應模塊包括盒體以及設置于盒體內的車流量地磁傳感器芯片、通訊裝置、電池裝置以及GPS定位模塊。
所述車流量感應模塊埋設于交通信號燈路口停止線后方的各車道內;各個車道安裝兩個及以上。
所述車流量感應模塊通過通訊裝置與信號燈控制機和交通云管理平臺通訊連接傳輸感應信息。
所述交通云管理平臺與車流量感應模塊通訊連接接收各車道車流信息和GPS定位信息,與信號燈控制機通訊連接,并根據綠波帶速度做出計算出本十字路口和下一十字路口各個車道信號燈的綠燈開始時間和時長,發送給信號燈控制機控制交通信號燈。
所述信號燈控制機根據交通云管理平臺的信息對交通信號燈進行直接控制,控制交通信號燈的切換,也能單獨接收車流量感應模塊,能存儲自身上一周的運行記錄,能實現多種控制模式。
基于車流量傳感器實現區域交通綠波帶的控制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基于車流量傳感器實現區域交通綠波帶的控制控制裝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車流量感應模塊獲取路口實時車輛感應信息;通過其通訊裝置將感應信息傳送至信號燈控制機及交通云管理平臺;感應信息包括紅燈路口是否存在車輛停留、車輛停留時間、停留車流長度以及綠燈車道是否有車輛通過、相鄰十字路口距離;
S2: 交通云管理平臺計算出各個車道信號燈的綠燈開始時間和時長;交通云管理平臺根據實時路口感應信息,按綠波帶的車速智能計算本十字路口和下一十字路口各個車道信號燈的綠燈開始時間和時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達港電氣有限公司;浙江科技學院,未經杭州達港電氣有限公司;浙江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317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