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單輸入雙輸出驅動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411117.9 | 申請日: | 2021-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073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猛;孫波;鄒爾琪;祁偉杰;劉維禮;劉新文;劉璐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府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37/06 | 分類號: | F16H37/06;F16H57/021;F16H57/038;F16H57/02;H02K7/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肖莎 |
| 地址: | 2655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輸入 輸出 驅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單輸入雙輸出驅動裝置,驅動件的輸出軸與第一行星減速器的輸入軸通過聯軸器連接;第一錐形齒輪軸與第一行星減速器的輸出軸連接;第二錐形齒輪與第一錐形齒輪嚙合;第三錐形齒輪與第二錐形齒輪嚙合;第一芯軸的一端連接在第一錐形齒輪的圓心處,另一端伸入到空心套軸內,并與第二行星減速器的輸入軸連接,第二芯軸與第二行星減速器的輸出軸連接。本發明通過驅動件提供動力,通過第一行星減速器、第二行星減速器進行速比調節;通過第一錐形齒輪、第二錐形齒輪、第三錐形齒輪配合完成換向,不僅能夠實現第二芯軸和空心套軸不同的轉速,還能夠實現轉向相反,并且設備體積較小,結構簡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傳動裝置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單輸入雙輸出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火車車廂進行物料輸送時,單次輸送量大且成本低廉,但是在工作實踐中,某些散裝物料如煤炭、砂石料等裝卸不僅勞動強度大且工效非常低。火車散裝物料卸車設備如翻車機、鏈斗式卸車機、挖掘機、水平螺旋卸車機、垂直螺旋卸車機等均存在剩余物料清倉問題。
與翻車機比較,螺旋卸車機卸煤時車皮基本無損壞,對一般車型的適應性好。卸車線長度、受煤量與輸出能力可根據不同需要靈活選擇,可分段卸煤。螺旋卸車機按其整體形式的不同,螺旋卸車機可分為橋式、門式和單臂式三種;
在卸車機的驅動裝置中往往需要對同軸線設置的兩個轉動部件進行驅動,而同軸設置的兩個轉動部件有時不僅需要不同的轉速,還需要轉向相反,在現有技術中的驅動設備往往體積龐大,結構復雜。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單輸入雙輸出驅動裝置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單輸入雙輸出驅動裝置,以至少解決上述背景技術部分所提出的問題之一。
為了實現上述方案,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單輸入雙輸出驅動裝置,包括驅動件、殼體和安裝在所述殼體內的第一行星減速器、第二行星減速器、第一錐形齒輪、第二錐形齒輪、第三錐形齒輪、安全聯軸器、第一芯軸、第二芯軸和空心套軸;
其中所述驅動件的輸出軸伸入所述殼體內與所述第一行星減速器的輸入軸通過聯軸器連接;所述第一錐形齒輪安裝在第一錐形齒輪軸上,所述第一錐形齒輪軸通過聯軸器與所述第一行星減速器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第二錐形齒輪安裝在第二錐形齒輪軸上,并且與所述第一錐形齒輪嚙合;所述第三錐形齒輪安裝在所述空心套軸上,并且與所述第二錐形齒輪嚙合;
所述第一芯軸的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一錐形齒輪的圓心處,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三錐形齒輪圓心處開設的通孔,伸入到所述空心套軸內,并通過所述安全聯軸器與所述第二行星減速器的輸入軸連接,所述第二芯軸與所述第二行星減速器的輸出軸連接。
經由上述的技術方案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公開提供了一種單輸入雙輸出驅動裝置,通過驅動件提供動力,通過第一行星減速器、第二行星減速器進行速比調節;通過第一錐形齒輪、第二錐形齒輪、第三錐形齒輪配合完成換向,不僅能夠實現第二芯軸和空心套軸不同的轉速,還能夠實現轉向相反,并且設備體積較小,結構簡單。
優選的,在上述一種單輸入雙輸出驅動裝置中,所述驅動件為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安裝在所述殼體外一側。
優選的,在上述一種單輸入雙輸出驅動裝置中,所述第一錐形齒輪軸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殼體內。
優選的,在上述一種單輸入雙輸出驅動裝置中,所述第二錐形齒輪軸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殼體內。
優選的,在上述一種單輸入雙輸出驅動裝置中,所述所述空心套軸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殼體內。
優選的,在上述一種單輸入雙輸出驅動裝置中,所述第二行星減速器的減速器殼安裝在所述空心套軸的內壁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府重工有限公司,未經天府重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41111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