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航空座椅框架加工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97693.2 | 申請日: | 2021-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06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迪;榮偉;遲壯;王東輝;高雄;周廣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忠旺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B64D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陰知見 |
| 地址: | 111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航空 座椅 框架 加工 工藝 | ||
本發明屬于鋁合金加工制造領域,涉及一種航空座椅框架加工工藝,先經過擠壓、后再經折彎、沖壓打孔、焊接加工方法獲得所需航空座椅框架,加工后再對鋁合金航空座椅框架熱處理進行強化;解決現有工藝制備的航空座椅框架性能強度不能耐受巨大沖擊力,影響旅客身體舒適度的問題,通過加工工藝方法的改進,提升航空座椅框架性能強度,減少航空座椅框架不滿足性能要求從而導致的空中傷害。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鋁合金加工制造領域,涉及一種航空座椅框架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在民航飛行領域,客機在空中加速飛行時,旅客會被慣性向后施壓,此時座椅會承受向后的作用力;而在飛機因故緊急減速時,座椅同樣也會受到向前的作用力。如果座椅框架性能不達標,就有可能會導致旅客身體受到沖擊斷裂傷害,因此座椅在性能強度上必須能夠耐受住巨大沖擊力作用。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工藝制備的航空座椅框架性能強度不能耐受巨大沖擊力,影響旅客身體舒適度的問題,提供一種航空座椅框架加工工藝,通過加工工藝方法的改進,提升航空座椅框架性能強度,減少航空座椅框架不滿足性能要求從而導致的空中傷害。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航空座椅框架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將T4狀態的6082鋁合金鑄錠置于擠壓機擠壓筒內的擠壓模具中進行擠壓,得到鋁合金型材,其中鋁合金鑄棒的加熱溫度為475~485℃,擠壓速度為3.8~4.0m/min;
B、將擠壓后鋁合金型材進行淬火處理,其中淬火方式為水冷,水溫為16~22℃;
C、將淬火后鋁合金型材置于拉伸機中進行拉伸矯直,拉伸率為1.1~1.3%;
D、將拉伸矯直后的鋁合金型材根據尺寸要求進行鋸切;
E、將鋸切后的鋁合金型材自然停放時效處理,時效時間為52~56h;
F、將自然時效完成后的直鋁合金型材彎曲成兩段呈75°的U型框架產品形狀;
G、將折彎完成后的圖1鋁合金型材截面沖壓打孔成所需孔徑形狀;
H、在折彎U型開口框架處距離110~120mm位置焊接橫撐連接桿,得到座椅框架;
I、將加工后的座椅框架放入時效爐進行熱處理,熱處理制度控制在(175±3)℃×6h。
進一步,步驟A擠壓后鋁合金型材屈服強度為85~95Mpa。
進一步,步驟A中擠壓機為1250T擠壓機。
進一步,步驟B中淬火冷卻速度為25~30℃/s。
進一步,步驟I中時效爐為落地式時效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明所公開的航空座椅框架加工工藝,通過前期鋁加工過程及后期深加工來實現航空用座椅靠背成品的完成。可以提高航空座椅框架的鋁合金制品的性能要求,滿足乘客在空中前、后緩沖力帶來的作用力,達到提高產品質量要求。
2、本發明所公開的航空座椅框架加工工藝制備的航空座椅框架,力學性能均遠遠超出標準要求,能夠滿足生產要求,將其彎曲制備為航空座椅框架,其性能強度能耐受巨大沖擊力,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其工藝方法穩定、產品性能效果極佳。
本發明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發明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發明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忠旺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遼寧忠旺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9769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機鐵芯退模工裝及退模方法
- 下一篇:一種壓力傳感器芯片的制造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