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內襯管油管及其生產(chǎn)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397551.6 | 申請日: | 2021-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81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姚湘江;陳宏;趙南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千禧龍纖特種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9/14 | 分類號: | F16L9/14;F16L57/06;F16L57/00;F16L58/10;F16L53/70;F16L53/32;F16L59/06;F17D1/18;B32B37/12 |
| 代理公司: | 衢州維創(chuàng)維邦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常奇峰 |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高 分子 聚乙烯 纖維 內襯 油管 及其 生產(chǎn) 方法 | ||
1.一種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制備的內襯管油管,包括油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1)內部固定安裝有內管(2),該內管(2)的兩端面向外延伸并且包裹在油管(1)的端面外;所述內管(2)為超高分子聚乙烯復合材料或熱塑性高密度聚乙烯復合材料,所述內管(2)的厚度為4-6mm。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制備的內襯管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1)與內管(2)之間安裝夠保溫結構;所述保溫結構包括鋼片制備成具有密閉內腔(30)的鋼管(3);所述鋼管(3)的密閉內腔中設置有保溫層結構(4)。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制備的內襯管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3)包括同軸心設置的內鋼圈(31)、外鋼圈(32)、以及兩塊鋼環(huán)(33),內鋼圈(31)和外鋼圈(32)的兩端均設置有臺階面,兩塊鋼環(huán)(33)均通過螺絲與內鋼圈(31)和外鋼圈(32)鎖緊并拼接成所述鋼管(3)。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制備的內襯管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層結構(4)包括儲氣套管(41)和至少一根換熱軟管(42),所述儲氣套管(43)且通過將密閉內腔(30)沿中部隔斷,且內壁通過內粘接件粘接在內鋼圈(31)上,外壁通過外粘接件粘接在外鋼圈(32)上;所述儲氣套管(41)的兩端為活動端并與鋼環(huán)(33)擠壓接觸;所述換熱軟管(42)沿密閉內腔(30)內壁環(huán)繞至少一圈,且換熱軟管(42)的進水端與出水端均穿過外鋼圈(32)并且向外延伸直至穿出油管(1)的外壁;所述換熱軟管(42)與內鋼圈(31)、外鋼圈(32)、以及兩塊鋼環(huán)(33)均通過膠水粘接固定;所述換熱軟管(42)的兩端通過循環(huán)泵(43)固定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制備的內襯管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層結構(4)還包括用于將儲氣套管(41)內部快速充氣的快充裝置(5);所述快充裝置(5)包括充氣擴張輸出部(51)和安裝在油管外壁上的壓縮送氣部(52);所述充氣擴張輸出部(51)包括順次連接的進氣管(511)和排氣管(512),所述進氣管(511)和排氣管(512)連接成進氣通道(513),所述進氣管(511)的進氣端穿出油管(1)并與外界空氣連通;所述排氣管(512)的輸出端連通至儲氣套管(41);所述且進氣管(511)與排氣管(512)的連接端面設置有進氣間隙(514),所述進氣間隙(514)輸入端接收壓縮送氣部(52)的輸出氣流;另一端為連通進氣通道(513)的出風口(516);所述排氣管(512)上安裝有用于單向進氣的單向閥(515)。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制備的內襯管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口(516)的輸出方向與進氣通道(513)的氣流方向一致,且所述進氣間隙(514)的輸出口為彎弧結構,彎曲方向朝向氣流方向設置,且該彎曲方向的切線與氣流之間的夾角為鈍角。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制備的內襯管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1)外壁還設置有耐壓結構(6);所述耐壓結構(6)包括外殼體(61)、套設在外殼體(61)內部并與外殼體(61)之間具有容納空間的內殼體(62)以及抗壓環(huán)組件(63),所述抗壓環(huán)組件(63)套設于內殼體(62)上且位于容納空間內部。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制備的內襯管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壓環(huán)組件(63)包括若干等間距間隙設置在內殼體(62)上的抗壓環(huán)(64),所述抗壓環(huán)(64)內設有儲納氣腔(65),該儲納氣腔(65)內部充入高壓氣體用于抵擋外殼體(61)傳導的壓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千禧龍纖特種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浙江千禧龍纖特種纖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9755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