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硒元素的富硒蕎麥粉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97295.0 | 申請日: | 2021-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566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葉和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樂力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7/10 | 分類號: | A23L7/10;A23L3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元素 蕎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復合硒元素的富硒蕎麥粉及其制備方法,主要是以蕎麥、富硒酵母為原料,經烘焙、熟化等工藝制備而成。該富硒蕎麥粉硒含量高,可作為硒營養素搭配在加工食品中、固體飲料中、營養主食中,從而達到補充硒元素和保健身體作用,減少因缺硒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本發明的富硒蕎麥粉對人體補硒功效顯著,成本低,周期短;富硒蕎麥粉有機硒含量高,含膳食纖維和多種人體所需營養成分,純糧載體,更利于人體吸收,無副作用,適合長期飲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領域,具體為一種復合硒元素的富硒蕎麥粉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硒是對抗多種疾病的萬能劑,它對人類健康的巨大作用是其他物質無法替代的。為此硒被科學家譽之為“生命的神奇元素”,”一個主宰生命的微量元素”。 以富硒蕎麥粉搭配在飲食中,既符合飲食營養平衡的要求,也符合人體健康的要求,可以更好的解決缺硒、低硒人群,補硒問題。現有人們補硒技術:保健食品補硒技術,主要以膠囊型、片劑型、液體型、粉體型產品為主。主要以二氧化硅、纖維素、明膠、滑石粉或其它添加劑與硒元素合成而得。缺點:1.使用大量添加劑(如滑石粉、二氧化硅、明膠等),對人體無益。2.價格較高,對大多數需補硒人群有經濟壓力;
食 物 中 硒 的 技 術 來 源;目前國內為農作物增硒的主要方法是使用亞硒酸鈉。其問題是:1.使用過程中若操作不當,可能對人體有副作用,還會造成作物受害和土壤污染;2.很多作物不易吸收,難以達到國家富硒標準;3.幾乎不增產,經濟效益較差;4.只能進行噴施,土壤不能根施肥,應用范圍有限。因此,目前主要依靠噴施亞硒酸鈉為作物增硒。由于增硒技術的落后,目前充斥市場的大量“富硒產品”,無檢測標示,難以完全達到國家富硒標準,只是在炒作“硒”概念。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復合硒元素的富硒蕎麥粉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含復合硒元素的富硒蕎麥粉,包括蕎麥粉和富硒酵母,所述蕎麥粉含量為 1000克,所述富硒酵母(以硒含量計算)為 1000-3000微克。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蕎麥粉為任意一種蕎麥加工而成的蕎麥粉,或含有蕎麥粉的組合物。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富硒酵母是以糖蜜或淀粉糖為原料,添加氮源、磷源或亞硒酸鈉營養源,經發酵培養,將培養基中的含有的亞硒酸鈉經生物轉化,得到的富含有機態硒的酵母。
一種復合硒元素的富硒蕎麥粉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經選材、烘焙、熟化、粉碎的蕎麥粉和富硒酵母,按比例混合均,得到含硒元素的混合A;
步驟二:將步驟一制備的A,在進行干燥,冷卻,分規格進行包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富硒蕎麥粉制作簡單,保質期長,規格包裝,易于計量;經熟化處理,食用更方便;純糧食載體,更利于人體吸收和利用,長期食用對身體無副作用;是注重生活品質和需要補充硒元素人士的最佳選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領域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本發明提供技術方案:一種復合硒元素的富硒蕎麥粉,包括蕎麥粉和富硒酵母,所述蕎麥粉含量為 1000克,所述富硒酵母(以硒含量計算)為 1000-3000微克。
所述的蕎麥粉為任意一種蕎麥加工而成的蕎麥粉,或含有蕎麥粉的組合物;所述富硒酵母是以糖蜜或淀粉糖為原料,添加氮源、磷源或亞硒酸鈉營養源,經發酵培養,將培養基中的含有的亞硒酸鈉經生物轉化,得到的富含有機態硒的酵母。
復合硒元素的富硒蕎麥粉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經選材、烘焙、熟化、粉碎的蕎麥粉和富硒酵母,按比例混合均,得到含硒元素的混合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樂力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樂力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972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