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去毛刺工具、去毛刺系統及去毛刺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96590.4 | 申請日: | 2021-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89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明(設計)人: | 呂春年;焦志勇;尹洪靖;任君坪;庹奎;郭金霖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智能機器人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24B9/04 | 分類號: | B24B9/04;B24B41/04;B24B49/08;B24B5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徐琪琦 |
| 地址: | 400714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毛刺 工具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去毛刺工具、去毛刺系統及去毛刺方法,去毛刺工具包括浮動缸體、浮動活塞、主軸和徑向浮動組件,浮動缸體通過連接件與外部設備連接,浮動缸體上設有上下貫穿其的浮動腔,浮動腔的下端設有與其同軸分布的限位環,浮動活塞和徑向浮動組件均設置在浮動腔內,且徑向浮動組件分布在浮動活塞的下方并與限位環的上端接觸,浮動活塞和徑向浮動組件上分別設有上下貫穿其的安裝孔,主軸由上至下穿過安裝孔且與徑向浮動組件連接。本申請所述去毛刺工具去除毛刺的質量好,且本申請還在去毛刺工具的基礎提出去毛刺系統及去毛刺方法,可實現工件表面高質量、高精度、高穩定性的去毛刺加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削或鏜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去毛刺工具、去毛刺系統及去毛刺方法。
背景技術
在產品的鑄造、銑削等機械加工過程中,被加工的產品容易產生毛刺飛邊,會直接影響被加工零件的表面質量和零件的整體性能。目前大多數工廠對毛刺的處理是采用人工的方式,人工處理毛刺存在的問題有:良品率低、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等問題,部分工廠采用機器人工作站、專機等設備替代人工進行去毛刺作業,以此來提高生產效率以及產品的去毛刺一致性、保證產品的質量。
目前市面上的去毛刺設備一般采用機器人或專機配合去毛刺浮動工具按固定軌跡對零件進行相對移動,使去毛刺浮動工具與零件接觸,從而實現對零件表面的毛刺進行處理。但是,在現有的去毛刺設備的去毛刺浮動工具的去除過程中,去毛刺浮動工具的浮動量和浮動氣壓在加工前設定了固定的參數,無法修改。即是說,是通過人工預先設定去毛刺浮動工具的浮動量和浮動氣壓,然后由機器人或其他設備攜帶去毛刺浮動工具按固定軌跡一次性完成對零件表面進行去毛刺加工。
比如公告號為CN212240577U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浮動主軸,該發明專利中的主軸為氣動主軸,無法更換刀具,且該專利中公開的浮動主軸只能進行徑向浮動。
這種方式在實際的應用中能夠完成零件表面的去毛刺處理,但是這樣的浮動方式的缺點在于浮動力會隨著浮動位移量的增大而增大,使得當工件本身具有較大的公差時;當定位裝置或者設備無法對工件精準定位時;當對去除表面加工質量要求較高時,這種應用方式就無法對這些誤差進行補償,反而會對工件造成一定的損傷,進而直接影響了產品的加工質量和加工精度。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方便更換刀具、可軸向浮動并可徑向浮動的毛刺打磨工具。
一種去毛刺工具,包括浮動缸體、浮動活塞、主軸和徑向浮動組件,所述浮動缸體通過連接件與外部設備連接,所述浮動缸體上設有上下貫穿其的浮動腔,所述浮動腔的下端設有與其同軸分布的限位環,所述浮動活塞和所述徑向浮動組件均設置在所述浮動腔內,且所述徑向浮動組件分布在所述浮動活塞的下方并與限位環的上端接觸,所述浮動活塞和所述徑向浮動組件上分別設有上下貫穿其的安裝孔,所述主軸由上至下穿過所述安裝孔且與所述徑向浮動組件連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主軸可通過所述徑向浮動組件推動所述浮動活塞在所述浮動腔內上下浮動,或帶動所述徑向浮動組件在所述主軸徑向浮動。
優選地,所述徑向浮動組件包括活動環和多個滾珠,所述活動環的外徑大于限位環的內徑,所述活動環的外側壁上設有多個沿其周向間隔均勻分布的小孔,多個所述小孔與多個所述滾珠一一對應,且多個所述小孔的孔口均朝向背離所述活動環中部的一側,所述浮動缸體的下端設有多個豎向分布的條形槽,多個所述條形槽與多個所述滾珠一一對應,所述活動環套設在所述主軸上并與其連接,多個所述滾珠分別設置在對應所述小孔內并伸出所述小孔且伸入對應所述條形槽內,在外力作用下,所述主軸徑向浮動并帶動所述滾珠在對應所述條形槽內上下移動。
優選地,所述小孔為錐形孔。
優選地,所述浮動缸體包括上缸體和下缸體,所述上缸體與所述連接件連接固定,所述上缸體上設有上下貫穿其的上通孔,所述下缸體安裝在所述上缸體的下端,且所述下缸體上設有上下貫穿其并與所述上通孔貫通的下通孔,所述上通孔和所述下通孔共同圍合形成所述浮動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智能機器人研究院,未經重慶智能機器人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9659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硅酸鹽水泥物理性能的鉆井巖屑處理方法
- 下一篇:電極和鋰離子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