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離式框構橋頂進過程中既有鐵路的防護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86925.4 | 申請日: | 2021-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40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方真貌;于德洋;劉鑫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E01D22/00;E01B2/00;E01B29/4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杰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楊華 |
| 地址: | 300000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離 式框構橋頂進 過程 既有 鐵路 防護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分離式框構橋頂進過程中既有鐵路的防護方法,使用D型便梁整體縱移的方式可以在一個施工封鎖點內進行快速D型便梁縱移就位,減少行車干擾,縮短了工程工期,節約工程成本,確保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鐵路防護方法,特別是一種分離式框構橋頂進過程中既有鐵路的防護方法,屬于建筑施工領域。
背景技術
在既有平交道口改為立交道施工領域中,大部分采用的是在既有鐵路下頂進框構橋的施工方式,頂進常用的線路加固方式是D型便梁架空線路,當框構采用分離式施工時,施工需分多次進行頂進施工作業,線路D型便梁加固需分多次進行,傳統施工作業時,頂進一孔框構橋時線路采用D型便梁加固鐵路,待頂進另一個孔框構橋時,仍需重新架設D型便梁加固線路。重新架設D型便梁若在一個施工封鎖點內進行施工,施工作業量大,容易造成鐵路開通延誤,若在多個封鎖點內進行施工,造成線路加固慢行時間長,對鐵路運輸干擾過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分離式框構橋頂進過程中既有鐵路的防護方法,使用D型便梁整體縱移的方式可以在一個施工封鎖點內進行快速D型便梁縱移就位,減少行車干擾,縮短了工程工期,節約工程成本,確保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
為解決以上問題,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分離式框構橋頂進過程中既有鐵路的防護方法,一種分離式框構橋頂進過程中既有鐵路的防護方法,其步驟為:
步驟一、在既有鐵路保護區外工作坑位置預制分離式框構橋I和框構橋II,同時架設D型便梁的基礎支撐組合;
步驟二、在鐵路封鎖點內,架設框構橋I頂進位置處D型便梁;
步驟三、頂進框構橋I,吃土頂進,邊頂進邊挖除框構橋I內土方;
步驟四、制作移梁滾杠;
步驟五、在鐵路封鎖點內,對D型便梁縱移過程中造成影響的道砟及其他雜物進行清理、平整,同時將D型便梁前端至第二次D型便梁就位位置間線路拆除;
步驟六、安放移梁滾杠;
步驟七、將D型便梁拖拽至框構橋II對應線路位置,撤出移梁滾杠,D型便梁至相應位置,恢復線路,同時鑿除框構橋I和框構橋II之間D型便梁的基礎支撐II;
步驟八、頂進框構橋II;
步驟九、在鐵路封鎖點內,拆除D型便梁,恢復線路。
所述的步驟一中的基礎支撐組合包括基礎支撐I、基礎支撐II和基礎支撐III,基礎支撐I和基礎支撐III分別對稱設置在分離式框構橋組合兩側,基礎支撐I和基礎支撐III之間架設基礎支撐II,基礎支撐I與框構橋I頂部之間連接有移梁滾杠,基礎支撐III與框構橋II頂部之間連接有移梁滾杠。
所述的移梁滾杠由直徑30cm,長度50cm鋼管組成,并在鋼管內澆筑C40混凝土。
所述的步驟六中用千斤頂將D型便梁整體抬高,抬高位置高于D型便梁就位后的位置40cm,并在單片縱梁兩端及中心位置安放移梁滾杠。
本發明帶來的有益效果為:分離式框構橋頂進過程中,第二次架設D型便梁加固鐵路線路可以在一個封鎖點內完成,施工方法簡便,線路加固慢行時間短,減少了行車干擾,對鐵路運輸干擾小,在確保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的同時縮短了施工工期,節約了工程成本。
附圖說明
圖1:D型便梁整體縱移施工方案立面示意圖。
圖2:D型便梁整體縱移施工方案平面示意圖。
圖3:D型便梁橫斷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692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