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機器識別的水上智能凈化機器人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84414.9 | 申請日: | 2021-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363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1 |
| 發明(設計)人: | 楊運高;易傳美;李祥春;彭專心;田仁勇;阮時康;高通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5J11/00 | 分類號: | B25J11/00;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創華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鄧瑞 |
| 地址: | 551700 ***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機器 識別 水上 智能 凈化 機器人 | ||
1.一種基于機器識別的水上智能凈化機器人,包括清潔組件與急救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潔組件包括加強架(1)、工型鋼(13)、收集架(6)、旋轉架(8)、漏網(9)與驅動裝置,所述收集架(6)固定設置于旋轉架(8)的外壁邊緣處,所述漏網(9)固定設置于收集架(6)的外壁邊緣處,所述收集架(6)的橫截面呈L狀,所述驅動裝置通過轉軸轉動設置于旋轉架(8)的外壁一側中心處,所述工型鋼(13)共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工型鋼(13)的一端固定設置于加強架(1)的外壁邊緣兩側處,以及,
所述急救組件包括磁力槽(12)、無人機組件、機械手(7)、攝像頭(15)、行駛組件與檢測組件,所述無人機組件設置于磁力槽(12)的內壁處,所述機械手(7)安裝設置于加強架(1)的外壁邊緣處,兩個所述攝像頭(15)分別固定設置于工型鋼(13)的一端外壁頂部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識別的水上智能凈化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駛組件包括浮力筒(2)、穩定塊(17)、推進器(16)與減阻面(14),所述浮力筒(2)共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浮力筒(2)的外壁頂部通過螺栓安裝設置于加強架(1)的外壁底部處,所述穩定塊(17)共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穩定塊(17)分別固定設置于浮力筒(2)的外壁底部處,每個所述穩定塊(17)的橫截面呈類三角狀,所述減阻面(14)開設于穩定塊(17)的外壁邊緣處,所述推進器(16)的外壁頂部通過螺栓安裝設置于加強架(1)的外壁底部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識別的水上智能凈化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組件包括PH加測裝置、渾濁度裝置與含氧量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識別的水上智能凈化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型鋼(13)的一端外壁中心處通過轉軸轉動設置于旋轉架(8)的外壁一側中心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識別的水上智能凈化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架(1)的外壁頂部一側固定設置有電力箱(3),且電力箱(3)的內壁底部嵌設有蓄電池(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識別的水上智能凈化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架(1)的外壁頂部固定設置有收集箱(5),且收集箱(5)的內壁套設有垃圾收集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識別的水上智能凈化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型鋼(13)的內壁兩側均滑動嵌設有限制塊(10),且限制塊(10)的外壁一側中心處固定設置有安裝管(11)。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識別的水上智能凈化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管(11)的外壁滑動套設有垃圾收集網。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識別的水上智能凈化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筒(2)的橫截面呈半圓狀。
10.一種基于機器識別的水上智能凈化機器人,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識別的水上智能凈化機器人的使用方法,包括:
S1、開機尋找垃圾、隨后通過檢測組件對設定要素進行檢測,水質較差時,啟動凈化裝置,對水源進行凈化;
S2、工作一段時間后,進入自檢循環,判定電量,不足時直接返回岸邊,電量充足時,檢測是否失控;
S3、確定失控后,釋放無人機,通過人工干預返回岸邊,沒有失控則通過攝像頭(15)對工作環境進行檢測,檢測大型垃圾或者落水人員;
S4、返回岸邊后,對電源和推進裝置進行檢修和維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未經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84414.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