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塑性雙相鋼及其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71638.6 | 申請日: | 2021-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634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海峰;黃海玲;崇鵬;張淵普;陳華強;杜方;胡楠楠;孫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武集團鄂城鋼鐵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02 | 分類號: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2;C22C38/44;C22C38/50;B22D11/16;C21C5/28;C21C7/00;C21C7/06;C22C33/04;B21B1/46;B21B37/74 |
| 代理公司: | 黃石市三益專利商標事務所 42109 | 代理人: | 滕金葉 |
| 地址: | 436002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塑性 雙相鋼 及其 生產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塑性雙相鋼及其生產方法,所述高塑性雙相鋼包含下述質量分數的化學成分:C:0.17~0.23%,Si:0.17~0.37%,Mn:0.50~0.80%,P≤0.020%,S≤0.005%,Cr:0.70~0.95%,Al:0.015~0.025%,Ti:0.010~0.020%,Ni≤0.02%,Cu≤0.05%,Mo≤0.005%,O:0.0015~0.0018%,余量為Fe及不可避免雜質;所述高塑性雙相鋼的生產方法,包括下述步驟:轉爐冶煉→氬站處理→LF精煉→連鑄→軋制→冷卻;本發明鋼通過加入適量Ti、Al合金對鋼材進行微合金化,并進一步凈化鋼水質量,利用Ti合金的特點與析出含Ti化合物可有效阻礙晶粒粗化的特征,制得的鋼材直徑為Φ24~100mm,屈服強度850~1000MPa,抗拉強度1000~1150MPa,延伸率14~17.5%,斷面收縮率44.5~48%,沖擊功60~75J,鋼材的淬透性及塑性指標得到大幅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鐵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塑性雙相鋼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馬氏體(貝氏體)加上鐵素體基體雙相鋼,包含下述質量分數的化學成分:C:0.17~0.23%,Si:0.17~0.37%,Mn:0.50~0.80%,P≤0.030%,S≤0.020%,Cr:0.70~0.95%,Ni≤0.30%,Cu≤0.20%,Mo≤0.10%,余量為Fe及不可避免雜質;淬火后獲得組織為馬氏體+鐵素體,其中馬氏體呈島狀分布在鐵素體晶粒之間,即:10%~20%馬氏體加80%~90%鐵素體組織,這種組織是由低碳鋼或低碳合金鋼經臨界區處理或控制而得到的;傳統雙相鋼要求達到的力學性能特征是低屈服強度(540~750MPa、具有連續屈服行為)、高抗拉強度(835~915MPa);在塑性變形初期具有高的加工硬化率,HB達到250以上,影響刀具壽命及加工速率,進而影響生產效率;在成型時還應具有好的延展性,延伸率9~11.5%、斷面收縮率35~42%。
傳統的雙相鋼主要用于制造心部強度要求較高,表面承受磨損、截面在30mm以下的或形狀復雜而負荷不大的滲碳零件(油淬),如:機床變速箱齒輪、齒輪軸、凸輪、蝸桿、活塞銷、爪形離合器等;對熱處理變形小和高耐磨性的零件,滲碳后應進行高頻表面淬火,如模數小于3的齒輪、軸、花鍵軸等。此鋼也可在調質狀態下使用,用于制造工作速度較大并承受中等沖擊負荷的零件,這種鋼還可用作低碳馬氏體淬火用鋼,更進一步增加鋼的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約增加1.5~1.7倍)。
傳統的生產雙相鋼的方法,在不滲碳的情況下,熱處理工藝為:第一次淬火880℃,第二次淬火780℃,冷卻劑水或油,回火200℃,冷卻劑水或空氣,HB≤179。因為傳統的雙相鋼,含碳量較低,合金量也低,所以經過兩次淬火、一次回火后,加工成標準試樣進行試驗時,經常發生塑性指標(主要是斷面收縮率)不能滿足要求,導致整體性能不能滿足國標要求。
經檢索: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CN00137342.0,專利名稱為“控制雙相鋼組織的方法”,是通過施加磁場控制相的析出,這種方法既增加設備成本,又帶來不利影響,因施加磁場后可能造成部分鋼材產生磁性影響后續加工(鋼材不允許有磁性,一旦產生磁性還需要進行消磁處理,成本更高);中國發明專利申請CN03129485.5,專利名稱為“超細晶粒低碳低合金雙相鋼板及其制造方法”,是通過相控制晶粒度的直徑,提高性能,這種控制相的析出方法需要嚴格控制軋機上各個區間的溫度范圍,而這個相的析出溫度區間非常窄,而試料在軋機線上是高速運轉、連續作業狀態,要保證試料相的析出溫度的穩定性是非常困難,可操作性差。
因此,研發一種新的能改善傳統雙相鋼淬火能力指數,提高鋼材塑性指標的雙相鋼及其生產方法,成為行業內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方法中,提高雙相鋼的淬透性和塑性指標的方法均存在投入設備成本高、技術難度高不易操作等問題,難以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綠色生產的問題,而提供一種高塑性雙相鋼及其生產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武集團鄂城鋼鐵有限公司,未經寶武集團鄂城鋼鐵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7163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