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輕型軌道交通車輛及其運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69360.9 | 申請日: | 2021-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26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劍;熊嘉陽;陽光武;周亞波;劉開成;楊浚綱;魏松;金耀輝;王新國;曹輝;李小標;梁景玨;劉雨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青云智創超輕型智慧軌道交通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合伙) |
| 主分類號: | B61D1/00 | 分類號: | B61D1/00;B61C3/02;B61C9/50;B61F5/06;B61F5/10;B61F5/12;B61L27/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濤智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周慧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金***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輕型 軌道交通 車輛 及其 運行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輕型軌道交通車輛及其運行系統,包括車體、轉向架及及車身蒙皮,還包括與車輛適配的具有2根軌條的軌道,所述車體下端下沉位于2根軌條之間,且車體的重心位于軌條的上表面下方,所述轉向架包括與軌條接觸帶動車體移動的車輪。本發明提供的超輕型軌道交通車輛及其運行系統,能在車輛行駛過程中通過車輛兩側的軌道對車輛進行有效支撐、限位、導向及保護,避免車輛脫軌,極大提高車輛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超輕型軌道交通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超輕型軌道交通車輛及其運行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軌道交通領域中,使用的主要有地鐵、高鐵、比亞迪的云軌、中車的空軌、重慶的跨座式單軌、上海的磁懸浮交通以及有軌電車等,而上述的各種制式軌道交通除了懸掛式單軌交通車輛以外,其余的制式軌道交通車輛的重心均在軌道的水平面之上,即重心高于軌道,抗脫軌能力較差,行駛穩定性也稍差,引發安全事故的概率相對較大,且上述各種制式軌道交通占地多、拆遷成本高、環保成本高、工程造價高、工程周期長,經濟效益低;而懸掛式軌道交通車輛因懸掛在軌道下方,其在抗側風能力、橫向穩定性、運營安全性、救援便捷性上均存在較大的缺陷;而且,目前的普通制式軌道交通車輛一次承載較多乘客,一旦出現脫軌、火災、塌方、撞擊等安全事故,便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超輕型軌道交通車輛及其運行系統,提升了車輛的抗脫軌能力,有效提升了軌道交通車輛行駛的安全性與穩定性,也為個性化出行提供了一種便捷方式。
本發明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具體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超輕型軌道交通車輛,包括車體、轉向架及及車身蒙皮,還包括與車輛適配的具有2根軌條的軌道,所述車體下端下沉位于2根軌條之間,且車體的重心位于軌條的上表面下方,所述轉向架包括與軌條接觸帶動車體移動的車輪。
更進一步地,所述車體的底板位于軌條的上表面下方,且車體底板的上表面與軌條的上表面之間的高度差≥150mm。
更進一步地,所述車體底部固定有蓄電池箱。
更進一步地,所述車體底板為折彎成凵型的鋼板。
更進一步地,所述車體前后兩端各設置有一轉向架,所述轉向架包括構架、側架、牽引電機、由牽引電機驅動轉動的一級減速器、與一級減速器的輸出端連接的差速器、與差速器的輸出端連接的二級減速器、由二級減速器驅動轉動的車輪;
所述構架包括內凹形成凹槽的壁板及設置在壁板兩端的連接部,所述構架兩側各設置有一側架,所述側架包括架體、位于架體兩端的安裝軸頭端蓋及承載鞍,所述車輪中心固定連接有傳動軸,所述傳動軸與安裝軸頭端蓋轉動連接,且傳動軸與二級減速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架體端部延伸至連接部下方,所述承載鞍與連接部之間設置有若干第一減震裝置;
所述凹槽內設置有第二減震裝置,所述牽引電機與一級減速器固定在第二減震裝置上,且牽引電機、一級減速器均與側架相連并由第二減震裝置和側架承載重量,所述差速器及二級減速器固定在側架上。
更進一步地,所述牽引電機設置有1個,所述一級減速器及差速器均設置有2?個,2個所述一級減速器與牽引電機之間通過齒輪來進行轉換驅動,且一級減速器位于側架與牽引電機之間,所述二級減速器設置有4個,且二級減速器的輸出軸位于輸入軸的上方。
更進一步地,所述構架為薄鋼板整體沖壓成型。
更進一步地,所述座椅設置有9張,所述車輛的自重量≤3.5t,所述車輛的滿載負荷≤1t。
一種上述軌道交通車輛的運行系統,包括:
移動客戶端,供客戶上傳乘車信息并接收車輛信息;
線路運營控制單元,用于控制線路實施變軌作業和安全信息發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青云智創超輕型智慧軌道交通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合伙),未經四川省青云智創超輕型智慧軌道交通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合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936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