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動力集中電動車組及其供電控制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2110368048.8 | 申請日: | 2021-04-06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59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發明(設計)人: | 彭新平;賈巖鑫;李輝;王威;鄭維飛;羅曉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61C3/02 | 分類號: | B61C3/02;B60L53/22;B60L3/00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盧宏;王娟 |
地址: | 412001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動力 集中 電動 車組 及其 供電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動力集中電動車組及其供電控制方法,包括動力車、拖車和控制車;所述動力車內的電源模塊與所述控制車內的電源模塊雙向連接;所述動力車內的電源模塊、控制車內的電源模塊均與所述拖車內的電源模塊單向連接,且所述拖車內的電源模塊能為所述動力車內的電源模塊/控制車內的電源模塊充電。本發明可實現動車組控制電源柜自身充電功能故障后,由拖車蓄電池為動力車蓄電池充電的功能,解決了動力車控制電源柜(充電模塊)自身充電功能故障后無法為蓄電池充電,影響動車組運行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交通領域,特別是一種動力集中電動車組及其供電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軌道交通產業的迅猛發展,以蓄電池作為輔助電源的動力集中動車組應用越來越廣泛。動力集中電動車組動力車蓄電池作為動力車當中的重要部件,主要為控制電路、生活用電提供電源,因此,蓄電池的持續穩定運行能力,對動車組安全可靠運用具有重要意義。
國內主流動力車一直存在蓄電池檢修庫內維護困難的問題。因檢修庫內無網壓,無法升弓合主斷,控制電源柜無法對蓄電池進行充電維護,一旦機車長時間閑置,將導致機車蓄電池深度虧電,大大縮短蓄電池的壽命周期。
當前動力車蓄電池深度饋電后,需將地面充電設備與機車蓄電池連接,完成對深度饋電蓄電池的充電過程。而限于用戶場地、設備等條件因素,機車檢修庫內并未配備蓄電池地面AC380V充電設備,無法對機車蓄電池進行深度充電,只能拆卸深度虧電蓄電池,送往蓄電池廠家進行維護保養。如果動力車控制電源柜(充電模塊)發生故障,無法為蓄電池供電,則在動車組運用過程中,蓄電池存在虧電風險,影響動車組的安全運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動力集中電動車組及其供電控制方法,解決動力車控制電源柜(充電模塊)自身充電功能故障后無法為蓄電池充電,影響動車組運行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動力集中電動車組,包括動力車、拖車和控制車;所述動力車內的電源模塊與所述控制車內的電源模塊雙向連接;所述動力車內的電源模塊、控制車內的電源模塊均與所述拖車內的電源模塊單向連接,且所述拖車內的電源模塊能為所述動力車內的電源模塊/控制車內的電源模塊充電。
通過上述結構,動車組控制電源柜自身充電功能故障后,可以由拖車蓄電池為動力車蓄電池充電,從而解決了動力車控制電源柜(充電模塊)自身充電功能故障后無法為蓄電池充電,影響動車組運行的問題。
所述動力車內的電源模塊通過第一接觸器接列車DC110V電源母線,控制車內的電源模塊分別通過第二接觸器接列車DC110V電源母線;所述拖車內的電源模塊接所述列車DC110V電源母線。通過第一接觸器、第二接觸器,便于控制拖車內的電源模塊向動力車蓄電池或控制車蓄電池充電。通過DC110V母線貫通動力車、拖車和控制車的電源模塊,解決了動車組長期存放后,蓄電池深度虧電但由于無網無法充電的問題。
本發明中,所述動力車內的電源模塊與所述控制車內的電源模塊結構相同;所述動力車內的電源模塊包括蓄電池;所述蓄電池與充電機連接;所述充電機與拖車內的電源模塊、列車交流電源連接。可見,本發明結構簡單,實現成本低。
所述充電機包括與所述列車交流電源連接的逆變器;所述逆變器輸出端通過轉換開關接所述動力車內的蓄電池;所述控制車內的負載并聯接入所述轉換開關與所述蓄電池之間;所述拖車內的電源模塊與所述控制車內的負載并聯。所述拖車內的電源模塊依次通過重聯轉換開關、重聯接觸器并聯接入所述轉換開關與所述蓄電池之間。通過重聯轉換開關,便于自動或手動控制拖車內的電源模塊向動力車蓄電池或控制車蓄電池充電。
所述動力車內的電源模塊與所述控制車內的控制系統通信。控制系統與司機室顯示屏連接,可以顯示蓄電池狀態以及動力車/控制車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未經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804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