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吸音隔熱汽車內飾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66657.X | 申請日: | 2021-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27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繼豐;杜兆芳;顧殿寬;胡超凡;王浩;陳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23/16 | 分類號: | C08L23/16;C08L75/04;C08L83/06;C08L23/12;C08K13/06;C08K9/04;C08K3/04;C08K3/38;C08K7/26;C08K3/0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盛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張雪 |
| 地址: | 230036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吸音 隔熱 汽車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吸音隔熱汽車內飾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質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
聚氨酯樹脂30-50份、三元乙丙橡膠40-60份、環氧改性有機硅樹脂20-40份、聚丙烯4-6份、六方氮化硼10-20份、多孔粉石英20-25份、無機阻燃劑22-26份、碳納米錐5-8份、增塑劑1-3份和去離子水80-120份;
所述無機阻燃劑為磷系阻燃劑和氮系阻燃劑的混合物,所述磷系阻燃劑和氮系阻燃劑的質量比為1:4-6;
所述碳納米錐為巰基和羧基修飾的碳納米錐;
所述的吸音隔熱汽車內飾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去離子水中加入聚丙烯、六方氮化硼、增塑劑,攪拌混合10-15min,加熱至80-100℃,得到A組分;
(2)將聚氨酯樹脂、無機阻燃劑、多孔粉石英和1/3碳納米錐混合,加熱至170-190℃,攪拌15-20min,得到B組分;
(3)將A組分和2/5的B組分混合,攪拌狀態下,加熱至200-210℃時,停止加熱,以1-3份/min的速率加入三元乙丙橡膠,待溫度自然降至186-190℃時,停止加入三元乙丙橡膠,進行加熱至200-210℃,然后停止加熱,如此反復加入至三元乙丙橡膠剩余1/5,加入1/3碳納米錐,加熱至195-198℃,加入剩余的B組分,得到C組分;
(4)將C組分加熱至215-225℃,在超聲狀態下,對體系采用惰性氣體鼓泡,氣體流量50-90L/min/每L體系,氣泡直徑不超過0.5cm,在此狀態下加入剩余組分后,繼續超聲鼓泡20-30min;
(5)出料,成型,得到所述吸音隔熱汽車內飾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隔熱汽車內飾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環氧改性有機硅樹脂中環氧樹脂與有機硅樹脂的質量比例為1:2-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隔熱汽車內飾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粉石英的粒徑范圍為1-3μm,比表面積為11.7-14.2m2/g。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隔熱汽車內飾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劑為磷酸酯、烷基磺酸酯或環氧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隔熱汽車內飾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納米錐為SH-PEG-COOH修飾的碳納米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隔熱汽車內飾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驟(4)中,剩余組分中的碳納米錐摻入惰性氣體,通過鼓泡過程由惰性氣體夾雜吹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吸音隔熱汽車內飾材料,其特征在于,通過調控剩余組分中碳納米錐的加入量,使碳納米錐至鼓泡結束前5min加入完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農業大學,未經安徽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665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污泥一體化能源利用系統
- 下一篇:一種二苯并氧氮雜?衍生物及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