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淬火冷卻自動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63789.7 | 申請日: | 2021-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86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濤;于全成;劉軍剛;馮文義;麻衡;譚維鈺;魏軍廣;張長宏;秦港;劉青;王猛;李強;高海軍;邢長懷;張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萊蕪鋼鐵集團銀山型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1/667 | 分類號: | C21D1/667;C21D9/00;C21D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榮紅穎;王留陽 |
| 地址: | 271104***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淬火 冷卻 自動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寬厚板的熱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淬火冷卻自動控制方法。該方法采用包括一級系統、二級系統、三級系統的控制系統執行。三級系統將鋼板的信息傳輸至二級系統,二級系統將淬火機工藝傳輸至一級系統,一級系統根據二級系統傳輸的信息控制現場淬火工藝參數并判斷允許鋼板出熱處理爐的時機,確定鋼板進入淬火機的起始時間以及鋼板在淬火機內的位置,根據鋼板的尺寸及位置控制噴嘴的流量大小及閥門的開關。本發明根據板材厚度不同,實現不同的淬火冷卻水控制策略,精確控制各噴嘴的開啟和關閉,有效減少淬火過程中的用水量,有效減少供水泵組的運行頻率和高負載運行時間,可以有效降低生產電耗,降低生產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寬厚板的熱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淬火冷卻自動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鋼板淬火對調整寬厚板高強鋼、耐磨鋼、油罐鋼等鋼種的性能和板形至關重要,輥壓式淬火機是國內各大鋼廠熱處理線的關鍵設備。輥壓式淬火機具有冷卻強度大、淬火鋼板表面無軟點等優點,是高附加值高強度板材產品開發的關鍵熱處理手段。
國內各大鋼廠板材淬火過程中的控制為:鋼板在出熱處理爐前,淬火機高壓段和低壓段同時開啟閥門噴水并調整流量。當各噴嘴流量到達工藝要求數值后,鋼板開始出熱處理爐,進入淬火機進行淬火。鋼板尾部離開高壓段后,高壓段冷卻水噴嘴控制閥組關閉,當鋼板尾部離開低壓段后,低壓段冷卻水噴嘴控制閥組關閉。
當前在淬火生產中存在兩大問題:(1)淬火機冷卻水用水量大,需供水泵組將冷卻水輸送到儲水池,儲水池中的冷卻水經過加壓泵組加壓后輸送到淬火機噴嘴。在鋼板離開淬火機前,供水泵組需一直開啟,特別是在鋼板淬火冷卻過程中,供水泵組需要高頻率運行,用電量非常大,導致各鋼廠淬火過程生產成本過高。(2)淬火機冷卻水由供水泵組輸送到儲水池中,淬火過程中用水量過大,供水泵組供水能力有限,當生產長規格鋼板或厚規格鋼板時,因用水量巨大,儲水池中水位下降過多,導致淬火機冷卻水流量不足,冷卻效果降低,無法將鋼板冷卻到馬氏體轉變溫度以下,嚴重影響鋼板性能,無法完成長規格和厚規格鋼板淬火。
授權公告號為CN101603120B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一種淬火機水冷過程控制方法。此方法通過人工手動輸入相關信息,實現了分區域開關淬火機冷卻水閥門的功能,可有效降低淬火過程電耗。此方法需要人工進行確認、輸入信息,操作難度大。且該方法無論多厚的鋼板,高壓段和低壓段均需要開啟閥門進行冷卻,特別是薄規格鋼板,低壓區開啟閥門冷卻導致大量電耗浪費。
授權公告號為CN104928463B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一種用于控制熱軋鋼板熱處理線淬火機供水系統的方法。該發明計算鋼板在爐內的位置和出爐剩余時間,控制變頻水泵的啟停。此方法只對不水冷期間的電耗進行了控制,未涉及淬火過程中的電耗,電耗成本降低不明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淬火機冷卻水控制方法,以解決目前寬厚板在淬火過程中用水、用電量大,且控制過程需要手動進行導致操作復雜的問題。本發明在不進行設備改造增加投資的情況下,通過淬火機冷卻過程工藝優化,拓展了淬火機設備能生產的產品規格。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淬火冷卻自動控制方法,采用包括一級系統、二級系統、三級系統的控制系統執行;
所述二級系統存儲各個鋼種、各個規格的淬火機工藝;
所述三級系統存儲鋼板的鋼種類型和鋼板尺寸;
所述自動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三級系統將鋼板的信息傳輸至所述二級系統;
所述二級系統根據所述三級系統傳送的信息選擇對應的淬火機工藝并將淬火機工藝傳輸至所述一級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萊蕪鋼鐵集團銀山型鋼有限公司,未經萊蕪鋼鐵集團銀山型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378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