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挺度涂布紙及其生產工藝在審
申請號: | 202110363336.4 | 申請日: | 2021-04-02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058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2 |
發明(設計)人: | 陳軍;王申良;諸士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杭星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D21H27/18 | 分類號: | D21H27/18;D21F11/00;D21H23/52;D21H19/84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趙潔 |
地址: | 324400 浙江省衢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挺度涂布紙 及其 生產工藝 | ||
1.一種高挺度涂布紙及其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原紙與涂布層,所述原紙由面紙、芯紙和底紙組成所述面紙的重量比占紙總重量比的比例為20~40%,所述芯紙的重量比占紙總重量比的比例為30~55%,所述底紙的重量比占紙總重量比的比例為10~25%,所述涂布層的重量比占紙總重量比的比例為8~18%,包括以下步驟:
I、面紙漿料、芯紙漿料、底紙漿料分別經碎漿機碎解混合、篩選、磨漿機打漿后進入三紙疊網成型造紙機的流漿箱;
II、造紙機網部抄造、復合,生產出具有面紙、芯紙、底紙三層結構的紙張;面紙、芯紙、底紙三層成型網的漿網速比分別為:0.964~0.984、0.923~0.965、0.905~0.960;
III、進入造紙機的壓榨部,經四道壓榨;第一道壓榨的壓力范圍為:90~110kN/m;第二道壓榨的壓力范圍為:150~180kN/m;第三道壓榨的壓力范圍為:600~750kN/m;第四道壓榨的壓力范圍為:40~60kN/m;
IV、干燥、表面施膠、進入帶式壓光機,進行帶式壓光,帶式壓光的壓力調整為15~45kN/m;得原紙;
V、將10~12重量份的硫酸鈉溶于水,配制成質量濃度為25~30%的溶液,將25~35重量份的礦物纖維分散在入硫酸鈉溶液中,以1200~2400rpm的攪拌速度分散10~15分鐘形成漿料然后加入硫酸將漿料pH調至2~5,并將15~20重量份的碳酸鋇緩慢加入,逐漸形成的沉淀硫酸鋇均勻包覆在礦物纖維表面,然后濾干,備用;
VI、將步驟V得到的由沉淀硫酸鋇包覆的礦物纖維與20~40重量份剝片土、20~50份高嶺土、12~20重量份高分子聚合物、3~6重量份硬挺劑、0.5~1重量份潤滑劑在混合機中高速攪拌30~35分鐘,混合溫度為90~110℃后得到涂料;
VII、將原紙上涂布機,通過涂布機將涂料在面紙表面涂布一層預涂層,在預涂層上再涂布一層面涂層,在底紙的底面涂布一層背涂層;
VIII、將步驟VII中所得紙張卷取,然后使用壓光熱壓機對紙張進行壓制,使其平滑、有光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挺度涂布紙及其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紙為漂白化學木漿制成;所述芯紙為未漂原生木漿制成;所述底紙為未漂原生木漿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挺度涂布紙及其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樺木漿料的制備工藝為:涂布層包括面涂層、預涂層與背涂層,該面涂層涂布于預涂層表層上,預涂層涂布于面紙表層上,背涂層涂布于底紙的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挺度涂布紙及其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礦物纖維為水鎂石纖維、粉煤灰纖維、硅灰石纖維、碳酸鈣纖維、海泡石纖維中的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挺度涂布紙及其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剝片土、高嶺土為粒徑在1800~2500目的微細粉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挺度涂布紙及其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挺度涂布紙及其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挺劑包括核殼型陽離子聚丙烯酸酯、核殼型陽離子聚乙烯乙酸酯、核殼型陽離子聚酰胺聚脲樹脂中的至少一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挺度涂布紙及其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潤滑劑為硬脂酸鹽、單硬脂酸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種,具有一定極性的潤滑劑促進涂層貼合在面紙和底紙的表層上,也便于預涂層和面涂層之間的粘合。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挺度涂布紙及其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預涂層與背涂層的涂布量控制在2.0~3.5g/m2,面涂層的涂布量控制在1.0~2.0g/m2,涂布機烘干溫度控制在140~160℃。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挺度涂布紙及其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面紙、芯紙和底紙之間的膠合劑為淀粉、片狀碳酸鈣、聚乙烯醇、三聚氰胺樹脂、水以質量比7∶3∶1∶1∶30~35混合后配制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杭星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杭星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333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