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單晶錳酸鋰材料的制備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2110362475.5 | 申請日: | 2021-04-02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932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0 |
發明(設計)人: | 彭忠東;舒鈺銘;胡國榮;杜柯;曹雁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主分類號: | H01M4/505 | 分類號: | H01M4/505;H01M10/0525;C01B35/12;C01G45/02;C01G51/00;C01G45/12;C30B1/10;C30B29/22 |
代理公司: | 長沙永星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詠;林毓俊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單晶錳酸鋰 材料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單晶摻雜錳酸鋰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將銨鹽與可溶性含摻雜元素的化合物M加入到去離子水中,設定溫度下,持續攪拌并通入氧化性氣體,在保持通入氣體的條件,加入錳粉,錳粉的加入需要保持持續緩慢的加入,加料結束后,繼續進行反應,反應結束后,停止氣體的通入,接著降溫至室溫,然后加入沉淀劑,進行攪拌沉淀反應,反應結束后,固液分離,固體進行洗滌、干燥后,得到摻雜均勻的四氧化三錳粉末,該摻雜均勻的四氧化三錳具有八面體一次顆粒團聚而成的二次顆粒;
B)將步驟A)摻雜均勻的四氧化三錳粉末、鋰源,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粉料;
C)將步驟B)中的混合粉料先在400~550 ℃進行一段焙燒,再在600~680 ℃進行二段焙燒,最后在800~950℃進行三段焙燒,冷卻、破碎后得到缺陷型單晶摻雜錳酸鋰粉末材料;
D)將步驟C)中的缺陷型單晶摻雜錳酸鋰粉末材料繼續在350~520 ℃進行一段焙燒,再在580~650 ℃進行二段焙燒,最后在700~850℃進行三段焙燒,冷卻、破碎后得到晶體結構完整的單晶摻雜錳酸鋰粉末材料;
所述步驟A)中,氧化性氣體為氧氣或者空氣;錳粉與銨鹽的質量比為(3~20):1,錳粉的加入速度為20~30g/h,繼續反應時間為5~12h;沉淀劑為碳酸銨、碳酸氫銨、氨水、碳酸鈉、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多種,沉淀反應時間為1~12h;反應過程中,攪拌速度為300~1000 r/min;
所述步驟A)中,銨鹽為硝酸銨、氯化銨、硫酸銨中的一種或多種;可溶性含摻雜元素的化合物M為鈷、鎳、鈣、錫、鋯、鉻、鋇、鋁、鎂、鍶的硝酸鹽,鈷、鈣、錫、鋯、鉻、鑭、鋇、鋁、鎂、鍶的氯化物和鎳、鈣、鑭、鋇、鎂、鍶的醋酸鹽以及鈷、鎳、錫、鋯、鉻、鋁、鎂、鈰的硫酸鹽中至少一種;銨鹽在去離子水中的濃度為5~100 g/L,含摻雜元素的化合物M在去離子水中的濃度為5~30 g/L;設定溫度為50~9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晶摻雜錳酸鋰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鋰源包括碳酸鋰、氫氧化鋰、醋酸鋰、硝酸鋰中的一種或多種,根據摻雜錳酸鋰的結構式,配比摻雜均勻的四氧化三錳粉末和鋰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晶摻雜錳酸鋰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所有的升溫速率均為1~8 ℃/min,一段焙燒的時間為 2~6 h,二段焙燒的時間為4~9 h,三段焙燒的時間為8~16 h;破碎采用輥式破碎或球磨破碎進行,破碎時間為10~60 min,過100~300目篩。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晶摻雜錳酸鋰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中,所有的升溫速率均為1~6 ℃/min,一段焙燒的時間為 2~5 h,二段焙燒的時間為4~8 h,三段焙燒的時間為8~14 h;破碎采用輥式破碎或球磨破碎進行,破碎時間為10~60 min,過100~300目篩。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得到單晶摻雜錳酸鋰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247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