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沖床多工位自動上料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2110361954.5 | 申請日: | 2021-04-02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922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發明(設計)人: | 梅碧舟;盧立全;郭洪昌;孫靜燕;魏賢達;虞成狄;張剛強;鄭煒嘉;王曉東;王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易鍛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21D43/09 | 分類號: | B21D43/09;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寧波甬恒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鄭哲 |
地址: | 3157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沖床 多工位 自動 系統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沖床多工位自動上料系統,包括殼體、傳動機構和沖壓組件,還包括驅動單元組和上料機構,傳動機構、上料機構、沖壓組件以及驅動單元組都安裝在殼體內,驅動單元組包括多段不相連的曲軸,其中靠近殼體側壁的一段曲軸與傳動機構通過第二皮帶連接,相鄰曲軸端部之間都安裝有連接組件,每段曲軸上都安裝有沖壓組件,通過移動連接組件,可將相鄰曲軸依次進行連接,同時沖壓組件的回程可帶動上料機構進行上料。本申請的有益效果:通過調節連接組件將相鄰兩段不連續的曲軸進行連接,從而實現根據產品的產量來工位進行調節,避免了能源的浪費;在沖壓組件進行回程時,實現坯料的上料,進一步的節約了成本。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沖壓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沖床多工位自動上料系統。
背景技術
沖床,也可以稱為沖壓式壓力機。廣泛的應用于板材的落料、沖孔、成型、拉伸等工藝中,并且根據產品的生產狀況可分為單工位沖床和多工位沖床。現有的多工位沖床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傳動機構帶動一根具有多曲段的曲軸進行轉動,從而進行多工位的沖壓。但是在實際的生產中,有時候產品的生產量并不大,在使用多工位的沖床時就十分的浪費。
同時,現有的沖床在使用時,其工作行程是用于沖壓工件,但是其反向行程是一個空行程,不進行任何工作,這勢必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所以,根據實際的生產需要,現在急需一種方便調節工位且充分利用資源的沖床系統。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沖床多工位自動上料系統,多個工位可以進行調節,同時利用沖床的回程實現自動上料。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申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沖床多工位自動上料系統,包括殼體、傳動機構和多個沖壓組件,還包括驅動單元組,所述傳動機構、所述沖壓組件以及所述驅動單元組都安裝在所述殼體內,所述驅動單元組包括多個間隔設置的曲軸以及多個連接組件,各所述曲軸分別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殼體內,多個所述曲軸中包括一主動曲軸以及若干從動曲軸,所述主動曲軸的第一端與所述傳動機構連接,從而所述傳動機構適于驅動所述主動曲軸轉動,各所述從動曲軸沿所述主動曲軸的軸向依次向后設置,每兩所述曲軸之間設置一所述連接組件,所述連接組件用于將相鄰的兩所述曲軸可拆卸地連接,從而當所述連接組件將兩所述曲軸連接時,一側的所述曲軸的動力可通過所述連接組件傳遞到另一側的所述曲軸,每一所述曲軸與一所述沖壓組件連接,通過移動所述連接組件,可將相鄰所述曲軸依次進行連接,從而實現多工位沖壓。
所述多工位自動上料沖床還包括所述上料機構,所述上料機構位于所述沖壓組件下方并與所述沖壓組件連接,通過所述沖壓組件的回程可以帶動所述上料機構進行自動上料。
優選的,所述曲軸兩端與所述殼體內固定的支撐板轉動連接,相鄰的所述曲軸端部都設有花鍵,所述連接組件包括第一凸輪套、連接套以及支撐彈簧,所述連接套通過內壁設有的花鍵槽與相鄰兩段所述曲軸的其中一段進行連接,所述第一凸輪套轉動安裝在所述曲軸上并位于所述連接套的一端,所述支撐彈簧兩端分別與所述連接套的另一端以及所述支撐板接觸,通過推動所述第一凸輪套,可帶動所述連接套沿相鄰所述曲軸上所述花鍵進行移動,并在所述支撐彈簧的作用下實現相鄰所述曲軸的連接和斷開。
優選的,所述連接套與所述第一凸輪套之間還轉動安裝有第二凸輪套,所述連接套與所述支撐彈簧之間還轉動安裝有支撐套,所述第一凸輪套可與所述第二凸輪套配合,所述支撐彈簧一端與所述支撐套連接,通過所述第二凸輪套和所述支撐套可降低所述第一凸輪套和所述支撐彈簧對所述連接套的磨損。
優選的,當相鄰所述曲軸之間處于連接狀態時,所述第一凸輪套與所述第二凸輪套擠壓配合,使得所述連接套通過所述花鍵槽分別與相鄰兩端所述曲軸上的花鍵連接,并通過所述支撐套擠壓所述支撐彈簧。
優選的,所述第一凸輪套側壁固定有手柄,所述手柄穿過所述殼體側壁上設有的通槽伸出至所述殼體外,從而方便操作人員通過所述手柄對所述第一凸輪套進行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易鍛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易鍛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195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