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水利工程的滲流智能監測系統在審
申請號: | 202110361778.5 | 申請日: | 2021-04-02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380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發明(設計)人: | 李欣雨;宮紀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欣雨 |
主分類號: | G01M3/20 | 分類號: | G01M3/20;G01F23/22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518100 廣東省深圳市龍***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水利工程 滲流 智能 監測 系統 | ||
本發明屬于滲流智能監測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用于水利工程的滲流智能監測系統,一號導流管水平安裝在地面以下;滲流口開設在一號導流管的一端;二號導流管垂直安裝,與一號導流管相連通;頂蓋安裝在二號導流管的上端;兩個復位彈簧的一端均與頂蓋的下端固定連接,另一端與警示板的上端固定連接;警示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一號柔性繩、二號柔性繩和三號柔性繩,一號柔性繩、二號柔性繩和三號柔性繩的下方均固定連接有明礬,一號柔性繩比二號柔性繩長,二號柔性繩比三號柔性繩長;警示線設置在二號導流管的上部分;警示感應器固定安裝在頂蓋下端的中部;本發明解決防汛期間對防汛人員提醒滲流情況的嚴重性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滲流智能監測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用于水利工程的滲流智能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我國筑堤歷史悠久,據統計,我國現有堤防累計達29.41萬km,全國約有一半的人口、1/3的耕地和70%的財產在堤防的保護范圍,但是受到人力、財力、技術等多方面限制,加之很多堤防運行年代久遠、管理養護不當,我國的堤防工程存在著較為突出的工程隱患,堤防的安全與否直接關系保護區內的千百萬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建設成果,因而了解掌握堤防結構轉異機制規律,實現堤防動態安全動態預判與實時監控,對保障堤防的安全運行,提升科學管理,減少災后損失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堤防工程是一項規模龐大,結構復雜、外部荷載多變的系統工程,傳統的研究多基于經典的數學和力學理論發展得到,多以定性、靜態的角度分析堤防結構的安全特性,忽視了內部參數的變異性及動態性對堤防結構產生的長效性影響,另外研究過程中常將堤防與土石壩視作同一結構,忽視二者的差異性,難免對堤防特性研究與監控管理產生一定的偏差。
現有技術中也出現了一些關于滲流監測裝置的技術方案,如申請號為CN201720139531.8的一項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水利水電用滲流區滲流監測裝置,包括水流入口、水質檢測器、齒輪主體和第二導水管,所述第二導水管設置在水流入口一側,所述第二導水管右上端設置有緩流槽,所述齒輪主體轉動連接在第二導水管右底端,所述齒輪主體包括聯動軸、轉動盤、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所述齒輪主體上端滑動連接有儀表盤,所述儀表盤上端設置有數據處理器,所述第二導水管下側平行設置有第一導水管,所述水質檢測器設置在第一導水管右端面內側,所述水質檢測器與數據處理器電性連接,所述數據處理器電性連接有信號發射器,所述信號發射器電性連接有智能終端;可以達到流量檢測的目的,方便使用,簡單實用。
雖然該技術通過水質檢測器與數據處理器連接使得可以達到流量檢測的目的;但是沒有考慮到防汛期間,防汛工作人員長期堅守陣地容易疲倦,當堤壩出現滲流嚴重時,需要及時提醒使其發現并對堤壩進行加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現有技術中當防汛工作人員長期堅守陣地容易疲倦,當堤壩出現滲流嚴重時,需要及時提醒使其發現并對堤壩進行加固的問題,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用于水利工程的滲流智能監測系統。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用于水利工程的滲流智能監測系統,包括滲流監測裝置,滲流監測裝置用于監測滲流的情況;所述滲流監測裝置包括滲流口、一號導流管、二號導流管、頂蓋、一級警示模塊、二級警示模塊、排污模塊和控制器;所述一號導流管水平安裝在地面以下;所述滲流口開設在一號導流管的一端;所述二號導流管垂直安裝,二號導流管的下端與一號導流管相連通,二號導流管的上半部分為透明狀且在地面以上;所述頂蓋安裝在二號導流管的上端;所述一級警示模塊包括復位彈簧、警示板、警示線、一號柔性繩、二號柔性繩、三號柔性繩、明礬和警示感應器;兩個所述復位彈簧的一端均與頂蓋的下端固定連接,復位彈簧的另一端與警示板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警示板的下端均勻分布有一號柔性繩、二號柔性繩和三號柔性繩;所述警示板的下端與一號柔性繩、二號柔性繩和三號柔性繩固定連接,警示板與二號導流管滑動連接;所述一號柔性繩、二號柔性繩和三號柔性繩的下方均固定連接有明礬,一號柔性繩比二號柔性繩長,二號柔性繩比三號柔性繩長;所述警示線設置在二號導流管的上部分,警示線有三條從下往上分別為綠色、黃色和紅色;所述警示感應器固定安裝在頂蓋下端的中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欣雨,未經李欣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177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水利工程的智能蓄水系統
- 下一篇:改善LTO背封硅片凹坑缺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