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并排式全地形車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61748.4 | 申請日: | 2021-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22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 發明(設計)人: | 陽貽斌;陳蒙;王超;雷順雨;曹志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春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5/12 | 分類號: | B60K5/12;B60R7/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杜放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并排 地形 | ||
1.一種并排式全地形車,包括:
車輪組件,所述車輪組件包括前輪和后輪;
車架,由所述前輪和所述后輪支撐;
駕駛艙,由所述車架支撐,所述駕駛艙內設置有至少一個座椅和控制組件;
動力系統,由所述車架支撐,其包括發動機、與所述發動機耦合的第一變速組件及與所述第一變速組件相連的第二變速組件,所述發動機具有至少一個氣缸及位于所述氣缸一端的缸頭,所述氣缸內設有燃燒室及活塞組件;
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車輪組件與地面接觸的點所形成的平面作為第一基準面,以車寬方向中心線所在的與第一基準面垂直的面作為第二基準面,以任意一個所述前輪與第一基準面接觸的點作為第一點,以跟所述前輪同側的所述后輪與第一基準面接觸的點作為第二點,第一點和第二點之間的距離作為h1,以所述活塞組件的軸線作為第一軸線,以第一軸線與所述缸頭的外表面的交點在第一基準面的投影作為第一投影點,第一投影點在第二基準面上的垂足與第二點在第二基準面上的垂足之間的距離為h2,h2:h1為0.11~0.27。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并排式全地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駕駛艙內設有主駕駛位,所述主駕駛位下方設有主駕儲物箱,所述h2與所述主駕儲物箱的容量比不多于14mm:1L。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并排式全地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駕儲物箱的儲物容積為25.5~41.4L。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并排式全地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駕駛艙內設有副駕駛位,所述副駕駛位下方設有副駕儲物箱,所述h2與所述副駕儲物箱的容積比不多于11mm:1L。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并排式全地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駕儲物箱的儲物容積為29~37L。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并排式全地形車,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前輪的輪心在第一基準面的投影作為第一點,以所述后輪的輪心在第一基準面的投影作為第二點,以同時經過同側的第一點和第二點的豎直平面作為豎直投影面,以所述活塞組件的軸線作為第一軸線,以同側的第一點和第二點的連線在豎直投影面上的投影與第一軸線在豎直投影面上的投影之間的夾角為N,N為0°~25°。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并排式全地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排式全地形車還包括進排氣系統,所述進排氣系統包含第一進氣管、第一排氣管、第二進氣管、第二排氣管,其中所述第一進氣管和所述第一排氣管與所述燃燒室聯接,所述第二進氣管和所述第二排氣管與所述第一變速組件聯接;所述氣缸比所述第二變速組件更靠近所述后輪,所述第二變速組件相比所述氣缸更靠近所述座椅;所述第一進氣管相比所述第一排氣管更靠近所述座椅。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并排式全地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進氣管和所述第一排氣管位于第二基準面的相同側,所述第二進氣管和所述第二排氣管位于第二基準面的相同側,所述第二進氣管和所述第一進氣管位于第二基準面的相反側。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并排式全地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下方設有儲物空間,所述第二變速組件相比所述氣缸更接近所述儲物空間;所述第二變速組件相比所述座椅更靠近第一基準面。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并排式全地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駕駛艙內設有主駕駛位和副駕駛位,所述主駕駛位下方的儲物容積比所述副駕駛位的儲物容積小,所述副駕駛位下方具有副駕儲物箱,所述副駕儲物箱具有排水或排沙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春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春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174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倒U型預應力疊合樓板及其安裝方法
- 下一篇:一種測量立軸垂直度的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