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機器視覺檢測技術的乳液泵蓋缺陷檢測機在審
申請號: | 202110361482.3 | 申請日: | 2021-04-02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96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發明(設計)人: | 鄭茂溪;朱傳清;周文輝;徐昶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
主分類號: | G01N21/89 | 分類號: | G01N21/89;B07C5/00;B07C5/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李宇帆 |
地址: | 528402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機器 視覺 檢測 技術 乳液 缺陷 | ||
1.一種基于機器視覺檢測技術的乳液泵蓋缺陷檢測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統(10)、進料機構(1)、心輪分割機構(2)、底面檢測機構(3)、底面缺陷次品卸料機構(4)、傳送帶輸送機構(5)、側面檢測機構(6)、側面缺陷次品卸料機構(7)和良品卸料機構(8);
所述心輪分割機構(2)上設有進料工位(A)、底面檢測工位(B)和出料工位(C),通過控制系統(10)控制心輪分割機構(2)旋轉依次將泵蓋(9)載入上述工位;
所述進料機構(1)對應進料工位(A)并用于往進料工位(A)上輸送泵蓋(9);
所述底面檢測機構(3)與底面檢測工位(B)上下對應,其包括用于對該工位內的泵蓋的底面進行圖像采集的底面檢測相機(31)和底面相機輔助光源(32);
所述傳送帶輸送機構(5)正對出料工位(C),其設有底面次品卸料工位(D)、側面檢測工位(E)、側面缺陷次品卸料工位(F)、良品工位(G);
所述側面檢測機構(6)對應側面檢測工位(E),其包括對該工位內的泵蓋的側面進行圖像采集的若干組側面檢測相機(61)和若干組側面相機輔助光源(62)和光電傳感器(63);
所述底面缺陷次品卸料機構(4)、側面缺陷次品卸料機構(7)和良品卸料機構(8)分別對應底面次品卸料工位(D)、側面缺陷次品卸料工位(F)和良品工位(G),并將底面有缺陷的泵蓋、側面有缺陷的泵蓋、無缺陷的泵蓋分別在對應工位上卸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檢測技術的乳液泵蓋缺陷檢測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輪分割機構(2)包括心輪(21),以及驅動心輪(21)轉動的旋轉電機(22),所述心輪(21)的外側上沿周向均勻設置有多個能勾住泵蓋一起旋轉并在旋轉時能將泵蓋甩出的勾齒(211),所述心輪(21)的外側從進料工位(A)到出料工位(C)之間設有阻擋泵蓋甩出的擋板(23),所述心輪(21)的下方設有用于供泵蓋在其上移動的底板(24),所述底板(24)對應底面檢測工位(B)處設有玻璃板(25),所述玻璃板(25)與底板(24)上表面持平,所述底面檢測相機(31)和底面相機輔助光源(32)位于玻璃板(25)下方,且玻璃板(25)下方具有掏空的通道(26)供底面檢測相機(31)透過玻璃板(25)攝取位于玻璃板(25)上的泵蓋的底面圖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檢測技術的乳液泵蓋缺陷檢測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輪(21)上方從進料工位(A)到出料工位(C)之間設有從上方限制泵蓋往上的頂板(27)。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檢測技術的乳液泵蓋缺陷檢測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機構(1)包括從上往下傾斜向進料工位(A)的料道,用于供泵蓋在內有序的排列并依靠泵蓋自身重力自行滑動,所述心輪(21)旋轉時通過勾齒(211)實現對有序排列泵蓋的分割。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檢測技術的乳液泵蓋缺陷檢測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輪(21)的頂部上固定有多個對應勾齒(211)的螺栓(28),所述心輪(21)上方設有用于檢測螺栓(28)的接近傳感器(33),所述心輪(21)推動泵蓋到達底面檢測工位(B)時,接近傳感器(33)正對其中的一個螺栓(28)并傳送信號給底面檢測相機(31)進行拍照。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檢測技術的乳液泵蓋缺陷檢測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相機輔助光源(32)為環形光源,并包圍在底面檢測相機(31)的外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檢測技術的乳液泵蓋缺陷檢測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面檢測相機(61)有三組并圍繞側面檢測工位(E)間隔布置,所述側面相機輔助光源(62)有三組并圍繞側面檢測工位(E)間隔布置,且側面檢測相機(61)和側面相機輔助光源(62)交叉排列。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機器視覺檢測技術的乳液泵蓋缺陷檢測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帶輸送機構(5)包括傳送電機(51)、減速箱(52)和傳送帶組件(5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未經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148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轉向架空氣彈簧
- 下一篇:纖維織物網增強噴射纖維水泥的隧道加固結構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