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前防護結構和具有其的車輛有效
申請號: | 202110361461.1 | 申請日: | 2021-04-02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479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24 |
發明(設計)人: | 蔣杰;蔡明瑋;左祎文;段智芳;李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62D21/15 | 分類號: | B62D21/15;B60R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張強 |
地址: | 10140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防護 結構 具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車輛前防護結構和具有其的車輛,所述車輛前防護結構包括:車架;連接總成,所述連接總成包括水平部、弧形部和豎直部,所述豎直部的上端與所述水平部的前端通過所述弧形部相連,所述水平部安裝于所述車架,所述連接總成的后側沿構造有向內折彎的第一內折邊,所述第一內折邊延伸于所述豎直部、所述弧形部和所述水平部;內加強板,所述內加強板安裝于所述連接總成的內側且貼合于所述弧形部和所述豎直部,所述內加強板構造有與所述第一內折邊貼合的第二內折邊;支臂總成,所述支臂總成安裝于所述豎直部;防撞總成,所述防撞總成安裝于所述支臂總成。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輛前防護結構,具有結構強度高、碰撞變形小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車輛前防護結構。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的的車輛,特別是客車,前方均需要安裝車輛前防護結構,車輛前防護結構通過連接總成、支臂總成、防撞總成與車架相連,其中連接總成起到承載連接車架和支臂總成的作用,連接總成向后延伸并安裝于車架的縱梁,并且連接總成的前部向下延伸與支臂總成安裝,使防撞總成的達到合適的安裝高度達到防撞的作用。然而連接總成的向下延伸的部分與向后延伸的部分連接處的結構強度較低,即使焊接加強筋等結構,仍不容易達到防撞要求,受到沖擊時發生較大的變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車輛前防護結構,該車輛前防護結構具有結構強度高、碰撞變形小等優點。
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具有上述車輛前防護結構的車輛。
為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出了一種車輛前防護結構,包括:車架;連接總成,所述連接總成包括水平部、弧形部和豎直部,所述豎直部的上端與所述水平部的前端通過所述弧形部相連,所述水平部安裝于所述車架,所述連接總成的后側沿構造有向內折彎的第一內折邊,所述第一內折邊延伸于所述豎直部、所述弧形部和所述水平部;內加強板,所述內加強板安裝于所述連接總成的內側且貼合于所述弧形部和所述豎直部,所述內加強板構造有與所述第一內折邊貼合的第二內折邊;支臂總成,所述支臂總成安裝于所述豎直部;防撞總成,所述防撞總成安裝于所述支臂總成。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車輛前防護結構,具有結構強度高、碰撞變形小等優點。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具體實施例,所述連接總成的前側沿構造有向內折彎的外折邊,所述外折邊延伸于所述豎直部、所述弧形部和所述水平部;
所述連接總成的下沿構造有向內折彎的封板,所述封板分別與所述第一內折邊和所述外折邊相連。
進一步地,車輛前防護結構,還包括:槽板,所述槽板安裝于所述連接總成,所述槽板的橫截面構造成開口朝向所述連接總成的C形,所述槽板從所述第一內折邊向所述外折邊的方向延伸。
進一步地,所述外折邊設有缺口,所述槽板的一端穿過所述缺口且與所述缺口的相對兩側沿相連。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具體實施例,所述支臂總成包括:支臂連接支座,所述支臂連接支座安裝于所述豎直部;支臂主體,所述支臂主體與所述支臂連接支座扣合且共同限定出內腔,所述支臂主體安裝于所述豎直部。
進一步地,所述支臂主體的前側沿構造有向所述支臂連接支座延伸的前上側板,所述支臂主體的后側沿構造有向所述支臂連接支座延伸的后上側板和后下側板,所述后下側板與所述后上側板的下端相連且從所述后上側板向下且向前傾斜延伸;所述支臂連接支座的上沿構造有向所述支臂主體延伸的頂板,所述支臂連接支座的下沿構造有向所述支臂主體延伸的底板,所述支臂連接支座的前側沿構造有向所述支臂主體延伸的前下側板;其中,所述頂板、所述前上側板、所述前下側板、所述底板、所述后下側板和所述后上側板圍繞所述內腔,所述前上側板的上端和所述后上側板的上端高于所述頂板。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總成的下沿構造有向內折彎的封板;所述支臂主體安裝于所述豎直部,所述頂板安裝于所述封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146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