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串行式輪對壓裝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60740.6 | 申請日: | 2021-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87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9 |
| 發明(設計)人: | 向琴;鄧鴻劍;孫道永;朱崇飛;胡晏晨;韓寧;安迪;李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2 | 分類號: | B23P19/02;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歡 |
| 地址: | 266109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串行 輪對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串行式輪對壓裝系統及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輪對的組裝自動化程度低,吊運作業頻繁的問題,具有提高生產效率的有益效果,具體方案如下:一種串行式輪對壓裝系統,包括第一壓裝機,可旋轉小車和至少一個可移動制動盤預組臺,可移動制動盤預組臺設于第一壓裝機的一側,且與第一壓裝機之間有設定的距離,可移動制動盤預組臺能夠向可旋轉小車方向移動,可旋轉小車能夠在第一壓裝機的下方移動,能夠向可移動制動盤預組臺送料和/或取料,并向第一壓裝機送料和/或取料,第一壓裝機用于對制動盤進行壓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交通領域,尤其是一種串行式輪對壓裝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本部分的陳述僅僅是提供了與本發明相關的背景技術信息,不必然構成在先技術。
根據軌道車輛不同速度等級對于制動能力的不同需求,目前,軌道車輛主要存在單盤結構輪對、雙盤結構輪對及三盤結構輪對。軸裝制動盤與車輪等工件均采用壓裝方式進行組裝,目前壓裝設備多采用單機布局、天車吊運重復上取料方式完成多工件的壓裝,作業過程為:在預組臺預組制動盤——人工使用天車將輪對吊運至上取料小車上——啟動小車送料至輪對壓裝機上壓裝制動盤——上取料小車將輪對取料——人工使用天車將輪對吊運至預組臺預組車輪——人工使用天車吊運輪對至上取料小車上——啟動小車送料至輪對壓裝機上壓裝車輪——上取料小車將輪對取料——人工使用天車吊運輪對至車間軌道上。
發明人發現,目前的壓裝方式整個過程人工吊運作業頻繁,安全風險較高,自動化程度低,人工作業時為機等人,設備作業時為人等機,整體生產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串行式輪對壓裝系統,自動化程度大幅提高,優化了壓裝流程,減少人工吊運頻次,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種串行式輪對壓裝系統的工作方法,可大大方便輪對的壓裝,無需多次吊運,無需人工吊運即可實現上下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串行式輪對壓裝系統,包括第一壓裝機,可旋轉小車和至少一個可移動制動盤預組臺,可移動制動盤預組臺設于第一壓裝機的一側,且與第一壓裝機之間有設定的距離,可移動制動盤預組臺能夠向可旋轉小車方向移動,可旋轉小車能夠在第一壓裝機的下方移動,能夠向可移動制動盤預組臺送料和/或取料,并向第一壓裝機送料和/或取料,第一壓裝機用于對制動盤進行壓裝。
上述的輪對壓裝系統,由可旋轉小車向可移動制動盤預組臺上料,可移動制動盤預組臺處人工可實現制動盤的預組,預組完成后,可由可旋轉小車向第一壓裝機進行上料,實現制動盤的壓裝,整個過程無需對車軸進行吊裝,可旋轉小車不僅可移動,而且可實現旋轉,進而實現對可移動制動盤預組臺和第一壓裝機的上料和下料,非常方便,充分提高生產效率。
如上所述的一種串行式輪對壓裝系統,為了保證可旋轉小車的移動路徑,所述第一壓裝機的下方鋪設有軌道,所述可旋轉小車能夠沿著軌道移動。
如上所述的一種串行式輪對壓裝系統,為了進一步實現的車輪的壓裝,還包括第二壓裝機,第二壓裝機與所述第一壓裝機之間間隔設定距離設置,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第一壓裝機下方運行的是第一可旋轉小車,在第二壓裝機的下方設置可移動的第二可旋轉小車。
如上所述的一種串行式輪對壓裝系統,為了實現壓裝系統的合理布置,還包括可移動車輪預組臺,可移動車輪預組臺與可移動制動盤預組臺結構相同;
可移動車輪預組臺設于所述第一壓裝機相對于可移動制動盤預組臺的另一側;
可移動車輪預組臺設置有多組,多組分別設于所述第二可旋轉小車的兩側,這樣第二可旋轉小車可向兩側的可移動車輪預組臺分別進行上料,解決預組時間長的問題,提高了第二壓裝機的使用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607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