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系統指標與命令調用日志的運維措施推薦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52140.5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322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4 |
| 發明(設計)人: | 支鳳麟;蔡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天旦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34 | 分類號: | G06F11/34;G06F16/9535;G06F16/958;G06K9/62;G06Q1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國中 |
| 地址: | 200086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系統 指標 命令 調用 日志 措施 推薦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系統指標與命令調用日志的運維措施推薦方法及系統,涉及IT服務管理(ITSM)、IT運維管理(ITOM)、數據處理、日志分析、知識庫、智能運維等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系統狀態和人工指令收集分割步驟:輸入歷史系統指標以及人工指令,并將歷史系統指標和人工指令使用形式化描述為運維事件集合作為輸出;系統狀態和指令向量化步驟:輸入形式化描述的運維事件集合,并輸出系統狀態的向量表示、人工指令的向量表示以及狀態指令序列的向量表示;輔助運維步驟:輸入當前系統指標,以及用戶輸入的指令序列,輸出運維措施推薦列表。本發明能夠使知識庫自動擴展,且能夠大幅提高運維人員的工作效率,同時低運維人員的技術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IT服務管理(ITSM)、IT運維管理(ITOM)、數據處理、日志分析、知識庫、智能運維等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系統指標與命令調用日志的運維措施推薦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IT服務管理(ITSM)和IT運維管理(ITOM)簡單來說都涉及IT系統中的故障發現和問題排除和解決等兩個方面。而問題排除和解決,主要依賴某種形式的運維輔助系統,這種系統大部分以知識庫形式存在。這種知識庫普遍存在幾個問題:1)通常由人工構建,所以構建相對繁瑣;2)通常面對典型問題。
公開號為CN106100894A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高可靠的集群運維管理方法,具體包括:(1)高可靠集群管控命令的web接入與http形式的調度發布:搭建集群運維web管理平臺,實現集群的遠程管理和可視化管理,從接入層、調度層、中控層通過負載均衡技術,冗余容錯,實現集群運維web管理的可靠性;(2)高可靠集群管控命令的傳輸與下發:數據傳輸過程中,使用AES、RC4算法分別對傳輸數據與AES密鑰加密,加密后的數據base64編碼后由ssh隧道傳輸,實現集群運維管理的數據可靠性。(3)高可靠集群管控命令的執行與反饋:搭建可擴展集群運維中央運維控制系統,支持多種配置管理框架,支持用戶自定義配置框架,實現集群運維管理的中控可靠性。
事實上,隨著系統的建設,會有新的問題層出不窮的發生,可能問題總體上未必完全相同但具備很多相似的方面,同時大問題的排除有時候是通過“逐點”克服小問題實現。另一方面,目前的根因分析和類似系統通常更著眼于對系統性能本身的分析,對人的歷史排障過程關注不足,但事實上人的排長過程往往蘊含豐富的業務知識。如何持續地高效地完善這類運維知識庫,并且有效的輔助完成運維工作,在企業的實際IT管理中有著巨大的需求和廣闊的業務場景。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系統指標與命令調用日志的運維措施推薦方法及系統。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系統指標與命令調用日志的運維措施推薦方法及系統,所述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系統指標與命令調用日志的運維措施推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系統狀態和人工指令收集分割步驟:輸入歷史系統指標以及人工指令,并將歷史系統指標和人工指令使用形式化描述為運維事件集合作為輸出;
系統狀態和指令向量化步驟:輸入形式化描述的運維事件集合,并輸出系統狀態的向量表示、人工指令的向量表示以及狀態指令序列的向量表示;
輔助運維步驟:輸入當前系統指標,以及用戶輸入的指令序列,輸出運維措施推薦列表。
優選的,所述系統狀態和人工指令收集分割步驟包括:
步驟S1.1:將歷史系統指標和人工指令使用形式化描述為time,指標和time,指令形式,根據時間排序為序列;
步驟S1.2:使用canopy聚類算法根據time維度聚類time,指令,形成簇集合{cluster1,cluster2,…,cluster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天旦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天旦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5214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