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輔機故障減負荷過程中引風機導葉控制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51728.9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233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8 |
| 發明(設計)人: | 譚志遠;高奎;趙暉;郭三虎;孫龍飛;賀磊落;高森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N3/00 | 分類號: | F23N3/00;F04D2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 地址: | 710032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故障 減負 過程 風機 控制系統 方法 | ||
一種輔機故障減負荷過程中引風機導葉控制系統及方法,RB動作DI輸入連接脈沖模塊,脈沖模塊連接模擬量選擇模塊、常數模塊,模擬量選擇模塊連接慣性模塊的時間設定端LT;RB動作DI還連接第二脈沖模塊,第二脈沖模塊連接第二模擬量選擇模塊,第二模擬量選擇模塊與導葉前饋量函數、機組負荷AI連接,通過減少機組RB動作時爐膛負壓濾波時間,同時增加RB前饋快速恢復功能,根據導葉指令和經實際可下降速率限制后指令偏差按速率恢復前饋作用,減小負壓下降過程中導葉指令與實際開度的偏差,以縮短負壓反方向升高時導葉開啟滯后時間,減小RB過程中爐膛負壓調節回路中測量回路及動葉執行回路滯后時間,對于提高RB過程中爐膛負壓控制品質有顯著的改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燃煤發電機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輔機故障減負荷過程中引風機導葉控制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爐膛負壓是燃煤發電機組運行中需要監視和控制的重要參數,維持爐膛負壓在合理的范圍是鍋爐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
現有爐膛負壓的控制技術為帶有前饋作用的單回路PID調節系統,前饋作用主要包括送風機導葉前饋、爐膛負壓前饋、變負荷前饋及輔機故障減負荷前饋等。
爐膛負壓調節是閉環控制回路,反饋回路及執行機構的滯后都會增加控制回路的滯后時間,影響調節品質,特別是在RB過程中,調節回路的滯后特性會嚴重影響負壓調節的及時性,容易引起爐膛負壓越限觸發機組跳閘,導致RB失敗,影響機組連續運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輔機故障減負荷過程中引風機導葉控制系統及方法,通過改變RB過程中爐膛負壓信號的濾波時間并增加導葉RB前饋快速恢復功能,以減小引風機導葉調節回路的滯后時間,從而改善爐膛負壓調節品質,提高RB動作的成功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輔機故障減負荷過程中引風機導葉控制系統,包括RB動作DI輸入1,RB動作DI輸入1連接第一脈沖模塊3輸入,第一脈沖模塊3的輸出端連接第一模擬量選擇模塊5的選擇條件端,第一模擬量選擇模塊5的輸入N與第一常數模塊4輸出連接,第一模擬量選擇模塊5的輸入Y與第二常數模塊6輸出連接,第一模擬量選擇模塊5的輸出端連接慣性模塊7的時間設定端LT,慣性模塊7的輸出端與濾波后爐膛負壓AO輸出8連接,慣性模塊7的輸入與爐膛負壓AI輸入2連接;
RB動作DI輸入1還連接第二脈沖模塊16輸入,第二脈沖模塊16的輸出端連接第二模擬量選擇模塊14的選擇條件端,第二模擬量選擇模塊14輸入N與導葉前饋量函數13的輸出端連接,導葉前饋量函數13輸入端與機組負荷AI輸入9連接,第二模擬量選擇模塊14輸入Y與第二模擬量選擇模塊14輸出端連接;
第二模擬量選擇模塊14輸出端連接第三模擬量選擇模塊15輸入Y,第三模擬量選擇模塊15的選擇條件端與第二脈沖模塊16的輸出端連接,第三模擬量選擇模塊15輸入N與第三常數模塊17輸出連接;
第三模擬量選擇模塊15輸出連第一速率限制模塊18輸入端,第一速率限制模塊18速率輸出端與限速后導葉前饋AO輸出25相連,第一速率限制模塊18上升速率輸入端IR與恢復速率函數24的輸出連接;
恢復速率函數24的輸入連接第四模擬量選擇模塊23輸出,第四模擬量選擇模塊23的選擇條件端與引風機B運行DI輸入10連接,第四模擬量選擇模塊23輸入N與第一減法器20的輸出端連接,第四模擬量選擇模塊23輸入Y與第二減法器22輸出端連接;
所述第一減法器20的被減數輸入與引風機A導葉指令AI輸入11相連,第一減法器20的減數與第二速率限制模塊19的輸出相連,所述第二速率限制模塊19的輸入與引風機A導葉指令AI輸入11相連;
所述第二減法器22的被減數輸入與引風機B導葉指令AI輸入12相連,第二減法器22的減數與第三速率限制模塊21的輸出相連,第三速率限制模塊21的輸入與引風機B導葉指令AI輸入12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5172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