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橡膠扭力軸的生產裝配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51689.2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11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0 |
| 發明(設計)人: | 吳昊;吳衛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鎮江昊翔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65/64 | 分類號: | B29C65/64;B23P15/00;C08L7/00;C08L17/00;C08K3/04;C08K3/16;F16C1/02;B29L3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創略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呂娟 |
| 地址: | 212000 江蘇省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橡膠 扭力 生產 裝配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橡膠扭力軸的生產裝配工藝,包括步驟如下:S1:原料準備;S2:切割;S3:打孔;S4:焊接打磨處理;S5:表面處理;S6:橡膠棒準備:將天然膠、再生膠、炭黑、氯化鋅、氧化劑、促進劑、油脂和防塵劑按照配方進行配比,經過塑煉混煉,模壓成型、硫化脫模后,形成所需要的橡膠棒;S7:液氮安裝工序;S8:后續加工;該橡膠扭力軸的生產裝配工藝采用新型的橡膠條為原材料,利用工業液氮為裝配輔材,有效的提高了產品的精密度,相對比傳統的裝配方式,扭力臂與主軸之間的距離縮短,能控制在1mm,大大提高了橡膠扭力軸的使用壽命,且傳統裝配方式下的扭力軸相同的載重,比本發明下裝配方式的扭力軸直徑至少大20mm。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橡膠扭力軸的生產裝配工藝。
背景技術
扭力軸是指具有扭轉彈性的直軸。常設于車體與構架之間,用于抗車體的側滾振動。中國準高速客車(最大運用速度在160km/h左右)上已有采用。在國外高速機車上也有采用,例如英國91級電力機車,最大運行速度為225km/h,也采用扭桿彈簧,每個轉向架設置一個,橡膠扭力軸屬于扭力軸的一種,橡膠扭力軸多數用于游艇拖車等高檔拖車中,由于其良好的避震效果而廣泛運用。
現有的橡膠扭力軸采用擠壓方式進行裝配,導致橡膠扭力軸的使用壽命縮短,由于擠壓方式下,橡膠扭力臂與主軸之間的空隙較大,長時間使用導致灰塵進入主軸,裸露的橡膠老化加速從而使橡膠扭力軸損壞,而且由于擠壓的方式無法做到充分利用軸管內部空間,導致軸的自重與外觀在承載加大的情況下越做越大。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橡膠扭力軸的生產裝配工藝,能夠有效的提高了產品的精密度,相對比傳統的裝配方式,縮短扭力臂與主軸之間的距離,大大提高了橡膠扭力軸的使用壽命。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橡膠扭力軸的生產裝配工藝,包括步驟如下:
S1:原料準備:所述原料包括鋼管、橡膠條、液氮、焊絲、扭力臂、軸頭和內芯鐵;
S2:切割:將步驟S1中準備的鋼管切割成指定的軸管長度,同理將扭力臂與內芯鐵切割成指定的長度;
S3:打孔:在扭力臂上打上分別用于焊接內芯鐵與軸頭的兩個孔;
S4:焊接打磨處理:采用焊絲焊接內芯鐵與扭力臂,焊接軸頭與扭力臂,焊接完成后對其邊角進行打磨;
S5:表面處理:按照不同的客戶場景需求,采用涂抹黑漆或達克羅的方式或者熱鍍鋅方式對軸管、焊接后的扭力臂、軸頭與內芯鐵的表面進行處理;
S6:橡膠棒準備:將天然膠、再生膠、炭黑、氯化鋅、氧化劑、促進劑、油脂和防塵劑按照配方進行配比,經過塑煉混煉,模壓成型、硫化脫模后,形成所需要的橡膠棒;
S7:液氮安裝工序:充裝液氮冷凍上模具后,將橡膠棒放入四條下模內,配合壓力機再次充裝液氮,將橡膠棒壓模定型為規定的尺寸,取出。
S8:后續加工:取出橡膠棒,將其與內芯鐵一起放進軸管內,完成產品制作。
優選的,所述步驟S1中鋼管為70mm*70mm*5mm無縫鋼管。
優選的,所述步驟S4中所述焊絲為藥芯焊絲。
優選的,所述步驟S6中各原料配比:包括天然膠40—65重量份:再生膠7—13重量份:炭黑14—25重量份:氯化鋅1—2重量份:氧化劑2—3重量份:促進劑2—4重量份:油脂3—5重量份:防塵劑1—2重量份;
具體方法為:首先將48重量份的天然膠進行兩次的塑煉;然后將塑煉后的天然膠、8重量份的再生膠、16重量份的炭黑、2重量份的氯化鋅、3重量份的氧化劑、3重量份的促進劑、4重量份的油脂以及1重量份的防塵劑一起投入密煉機混煉制成膠料;將制成的膠料裝入平板硫化機,控制硫化溫度為150℃,硫化時間為15分鐘;最后脫模修剪成型,得到橡膠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鎮江昊翔機械有限公司,未經鎮江昊翔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5168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