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掛號方法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49977.4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967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軍鋼;林玲;羅元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新紅醫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6H40/20 | 分類號: | G16H40/20;G16H10/60;G06F3/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潔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掛號 方法 系統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智能掛號方法和系統,根據患者的就診記錄得到患者的歷史疾病和就診頻率,根據患者的歷史疾病和就診頻率判斷患者的病患類型,根據患者病患類型、性別、掛號時間段向患者提供個性化掛號推薦,使得患者更有可能快速地找到自己所要掛號的科室和醫生,提高了掛號的效率;同時,將當前排隊人數最少的醫生的信息列在前面以供患者選擇,有利于減少患者排隊時間,促進掛號分配均衡,避免有的醫生過于忙碌有的醫生過于空閑,提高了醫療資源利用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信息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掛號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現有的自助銀醫系統,都提供有掛號與預約掛號的功能,但普遍存在著如下問題:
1.只能按照事先給定的順序展示科室列表與醫生信息,患者只能按部就班地一步步進行掛號操作,長期病患、慢性病患無法快速找到與自己所患疾病相關的科室與醫生,而對于可能只是患有常見疾病的病人來說,也難以快速找到與常見疾病相關的科室與醫生。
2.掛號機制不合理,導致掛號分配不均衡,有的醫生掛的號多,忙不過來,有的醫生掛的號少,長時間處于空閑狀態,這既導致患者排隊時間長,同時也是對醫療資源的一種浪費。
上述問題導致醫院接診效率低下、醫療資源浪費,影響患者滿意度,亟待解決。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智能掛號方法和系統,旨在解決現有醫院掛號系統效率低下、醫療資源浪費的問題。
根據第一方面,一種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智能掛號方法,包括:
通過醫院自助終端獲取患者個人信息,所述個人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和性別;
根據患者身份信息從醫院HIS系統查詢該患者的就診記錄;
根據患者的就診記錄得到患者的歷史疾病和就診頻率,根據患者的歷史疾病和就診頻率判斷患者是否為長期病患或慢性病患;
如果患者是長期病患或慢性病患,則向醫院自助終端發送該患者最近一段時間內就診頻率最高的科室與醫生的信息,以供患者選擇;
如果患者不是長期病患或慢性病患,但在該醫院就診過,則向醫院自助終端發送該患者最近掛號的科室與醫生的信息,以及前一天同一時間段與該患者性別相同的掛號者掛號頻率最高的科室的信息及該科室當前排隊人數最少的醫生的信息,以使醫院自助終端將這些信息列在其他科室與醫生的信息前面供患者選擇;
如果患者既不是長期病患或慢性病患,也沒有在該醫院就診過,則向醫院自助終端發送前一天同一時間段與該患者性別相同的掛號者掛號頻率最高的科室的信息及該科室當前排隊人數最少的醫生的信息,以使醫院自助終端將這些信息列在其他科室與醫生的信息前面供患者選擇。
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智能掛號方法還包括:每天定時從醫院HIS系統中獲取前一天的所有掛號信息,包括掛號者性別、年齡、掛號時間、掛號科室和掛號醫生,對這些掛號信息按照性別、年齡段、掛號時間段、掛號科室、掛號醫生的維度進行歸類與統計,得到某一時間段某一性別和/或某一年齡段的掛號者對各科室和醫生的掛號頻率。
一種實施例中,所述向醫院自助終端發送該患者最近掛號的科室與醫生的信息包括:向醫院自助終端發送該患者最近N次掛號的科室與醫生的信息,以使醫院自助終端按掛號時間由近到遠的順序列出該患者最近N次掛號的科室與醫生的信息供患者選擇,其中N為大于0的整數。
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智能掛號方法還包括:獲取患者所掛號的科室和患者當前位置;根據患者所掛號的科室與醫生從醫院報到系統獲取當前排隊人數與排隊時間,根據患者當前位置判斷患者是否能夠在當前排隊時間內趕到其所掛號科室,如果能,則允許患者直接在醫院自助終端上進行報到,并通過醫院自助終端提醒患者進行報到,同時,無論是否允許患者直接在醫院自助終端上進行報到,都通過醫院自助終端向患者提供從該自助終端到其所掛號科室的路線導航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新紅醫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新紅醫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997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