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葡萄微環境多場防腐保鮮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49900.7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079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12 |
| 發明(設計)人: | 賈曉昱;魏寶東;谷佰宇;張鵬;李江闊;鄭艷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農業大學;天津市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23B7/04 | 分類號: | A23B7/04;A23B7/015;A23B7/148;A23B7/152;A23B7/154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劉丹舟 |
| 地址: | 110866 遼寧省沈***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葡萄 環境 防腐 保鮮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葡萄微環境多場防腐保鮮方法,包括:⑴葡萄采前防腐干預;⑵冷鏈物流微環境控溫箱及時預冷;⑶微環境氣調箱低溫高壓氬氣氣調貯藏;⑷貯藏期間間歇式霧化防腐處理。本發明設計科學合理、保鮮效果高效,將采前防腐、冷鏈物流、微環境氣調及貯藏期間間歇式霧化防腐幾大關鍵技術有機結合,提供一種從采前到采后貯藏的全方位葡萄保鮮技術,實現葡萄高效防腐并保持優良品質,以陽光玫瑰葡萄為例,使用該保鮮方法,期貯藏期可達50天,好果率98.6%。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產品采后貯藏保鮮領域,涉及葡萄采后保鮮技術,尤其是一種葡萄微環境多場防腐保鮮方法。
背景技術
葡萄種植多集中在新疆、山東、河北、云南、遼寧、浙江、河南等地,種植面積1200萬畝,2019年產量為1080萬噸,居世界首位。葡萄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價值很高。但葡萄在采后貯藏和物流過程中常發生機械損傷、微生物侵染、果梗褐變,導致脫粒和腐爛,采后損失率高達20%-30%。
傳統葡萄保鮮技術主要是使用SO2與低溫結合,依托氣體SO2與水或水蒸氣接觸形成亞硫酸鹽,達到抑菌防腐目的。但是,不同葡萄品種對SO2的耐受程度不同,SO2濃度過低則抑菌效果差,濃度過高則導致葡萄果梗褐變、果實漂白,另外,長時間SO2的氣體環境中,葡萄果實異味明顯,口感較酸,影響銷售品質。
通過對現有公開專利文獻的檢索,有如下技術相關的公開專利文獻:
一種葡萄涂膜保鮮方法(公開號104509585A)公開了一種葡萄涂膜保鮮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的葡萄保鮮方法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安全性差,貯藏后葡萄的品質較差的問題,其包括以下步驟:(1)制備改性納米SiO2;(2)制備復合涂膜保鮮劑;(3)浸劑成膜;(4)預冷保藏。該發明的保鮮方法易操作,安全高效,成本低,能明顯提高葡萄貯藏品質,調節延長葡萄貨架期,實現效益最大化,適合大規模推廣應用。
涂膜保鮮可以防止失水,有一定保鮮效果。但SiO2殺菌能力弱,對葡萄灰霉菌難以發揮作用;采后缺乏及時預冷,物流缺乏保溫,采后損失依然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采用采前防腐干預、采收后冷鏈物流微環境控溫箱預冷運輸、采后微環境氣調箱低溫高壓氬氣氣調貯藏、貯藏期間歇式多場耦合納米霧化防腐等多場耦合保鮮工藝方法,實現葡萄高效防腐并保持優良品質,以陽光玫瑰葡萄為例,使用該保鮮工藝,期貯藏期可達50天,好果率98.6%。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葡萄微環境多場防腐保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⑴葡萄采前防腐干預
采前1個月內每隔1周果實表面1次復合型抗老化抑制劑,采前1天噴施1次1-MCP溶液;
⑵冷鏈物流微環境控溫箱及時預冷
葡萄果蔬采摘后直接放入蓄冷式防腐聚氨酯保溫箱內預冷送往氣調貯藏地;
⑶微環境氣調箱低溫高壓氬氣氣調貯藏
預冷結束后的葡萄果實,取出后放置于專用微環境氣調箱內,放置于冷庫0±0.5℃內貯藏,貯藏過程中,定期通入100%的氬氣,每間隔5d更換一次箱內氣體,箱內壓力0.5-0.6Mpa;
⑷貯藏期間間歇式霧化防腐處理
貯藏過程中,采用超聲高壓噴霧聯合靜壓電離三級霧化系統定期進同步加濕和防腐處理,每間隔15d處理1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農業大學;天津市農業科學院,未經沈陽農業大學;天津市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990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高空探測的氣象探空吊艙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種車輛目標感知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