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鈑金件焊接牢固強度檢測器具及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48768.8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36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大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大慶 |
| 主分類號: | G01N3/34 | 分類號: | G01N3/34;G01N3/20;G01N3/02;G01N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鈑金件 焊接 牢固 強度 檢測 器具 方法 | ||
1.一種汽車鈑金件焊接牢固強度檢測器具,包括底板(1)、檢測機構(2)與固定機構(4),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固定安裝有固定機構(4),底板(1)上固定安裝有檢測機構(2),檢測機構(2)位于固定機構(4)的上方;
所述檢測機構(2)包括敲擊電機(21)、檢測作業框(22)、垂直板(23)、敲擊框(24)、主動齒輪(25)、從動齒輪(26)、偏心輪(27)、連接柱(28)、敲擊柱(29)、連接板(30)、壓力感應數顯器(31)與二次檢測模塊(32),底板(1)上固定安裝有檢測作業框(22),檢測作業框(22)的上端固定安裝有垂直板(23),垂直板(23)的上端固定安裝有敲擊框(24),敲擊框(24)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敲擊電機(21),敲擊電機(21)的輸出端轉動連接有主動齒輪(25),主動齒輪(25)上嚙合設置有從動齒輪(26),從動齒輪(26)的前端固定連接有偏心輪(27),偏心輪(27)上固定連接有連接柱(28),連接柱(28)遠離偏心輪(27)的一端鉸接設置有敲擊柱(29),敲擊柱(29)滑動貫穿敲擊框(24)設置,主動齒輪(25)與從動齒輪(26)轉動設置在敲擊框(24)內部固定的連接板(30)上,垂直板(23)上固定連接有壓力感應數顯器(31),壓力感應數顯器(31)與敲擊柱(29)相連檢測作業框(22)上設置有二次檢測模塊(32);
所述二次檢測模塊(32)包括固定板(320)、固定柱(321)、圓盤(322)、卡爪(323)、斜桿(324)、移動塊(325)、雙向伸縮氣缸(326)、擠壓桿(327)、齒輪盤(328)、轉動齒輪(329)、轉動電機(330)與移動支鏈(331),固定板(320)的左端固定安裝有固定柱(321),固定柱(321)的左端固定連接有圓盤(322),圓盤(322)的兩端鉸接設置有對稱的卡爪(323),卡爪(323)靠近鉸接點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斜桿(324),斜桿(324)上抵靠設置有移動塊(325),移動塊(325)與雙向伸縮氣缸(326)的輸出端相連,雙向伸縮氣缸(326)固定安裝在固定板(320)上,移動塊(325)滑動設置在固定板(320)上,斜桿(324)遠離圓盤(322)的一端滑動貫穿固定板(320)設置,圓盤(322)的中心位置處滑動貫穿設置有擠壓桿(327),且擠壓桿(327)與固定板(320)之間通過螺紋配合的方式相連,固定板(320)的右端轉動設置有齒輪盤(328),齒輪盤(328)上嚙合設置有轉動齒輪(329),轉動齒輪(329)與轉動電機(330)的輸出端相連,轉動電機(330)固定在固定板(320)的左端,固定板(320)的下端設置有移動支鏈(33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鈑金件焊接牢固強度檢測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支鏈(331)包括移動框(332)、滑動絲桿(333)與移動電機(334),檢測作業框(22)上固定安裝有移動框(332),移動框(332)的內部轉動設置有滑動絲桿(333),滑動絲桿(333)上螺接設置有固定板(320),滑動絲桿(333)的右端與移動電機(334)的輸出端相連,移動電機(334)固定在檢測作業框(22)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汽車鈑金件焊接牢固強度檢測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機構(4)包括一號夾持塊(41)、二號夾持塊(42)、雙向電動推桿(43)、電動推桿(44)與夾持模塊(45),檢測作業框(22)的上端均勻的貫穿開設有滑動槽,滑動槽內滑動設置有一號夾持塊(41),一號夾持塊(41)的下端與電動推桿(44)的輸出端相連,檢測作業框(22)上端靠近中間的位置滑動設置有對稱的二號夾持塊(42),二號夾持塊(42)之間通過雙向電動推桿(43)相連,雙向電動推桿(43)固定安裝在檢測作業框(22)的內部,一號夾持塊(41)的側方固定設置有夾持模塊(4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大慶,未經張大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876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塑料纖維絲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型人工智能教育互動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