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尾氣加熱裝置、尾氣加熱方法和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47223.5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069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子兵;李艷光;黃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N3/20 | 分類號: | F01N3/20;F01N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唐述燦 |
| 地址: | 241006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尾氣 加熱 裝置 方法 汽車 | ||
本公開是關于一種尾氣加熱裝置、尾氣加熱方法和汽車,屬于汽車領域。尾氣加熱裝置包括氣體存儲箱、第一壓力傳感器、第一控制閥、第二壓力傳感器、第二控制閥、加熱器和控制單元。氣體存儲箱具有進氣口、出氣口、氣體收集腔體和氣體加熱腔體,氣體收集腔體與氣體加熱腔體可連通,進氣口與氣體收集腔體連通,出氣口與氣體加熱腔體連通,進氣口用于與發動機排氣口連通,出氣口用于與尾氣處理裝置進氣口連通。第一壓力傳感器位于氣體收集腔體內。第一控制閥位于氣體收集腔體和氣體加熱腔體之間,第一控制閥用于控制氣體收集腔體與氣體加熱腔體的連通狀態。第二壓力傳感器位于氣體加熱腔體內。第二控制閥位于出氣口。加熱器位于氣體加熱腔體內。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汽車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尾氣加熱裝置、尾氣加熱方法和汽車。
背景技術
汽車在運行的過程中會產生尾氣,尾氣進入到尾氣處理裝置中,尾氣處理裝置對尾氣進行凈化后再將尾氣排放,以減輕尾氣對環境的污染。
尾氣處理裝置對尾氣的凈化效率與尾氣的溫度有關。尾氣的溫度越高,尾氣處理裝置對尾氣的凈化效率越高;尾氣的溫度越低,尾氣處理裝置對尾氣的凈化效率越低。
在汽車的冷啟動階段,也即在發動機水溫低的情況下啟動,尾氣的溫度較低,尾氣處理裝置對尾氣的凈化效率越低,無法實現有效凈化,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發明內容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尾氣加熱裝置、尾氣加熱方法和汽車,提高尾氣處理裝置的凈化效率,減少尾氣對環境的污染。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一種尾氣加熱裝置,所述尾氣加熱裝置包括:氣體存儲箱,具有進氣口、出氣口、氣體收集腔體、氣體加熱腔體和隔板,所述進氣口與所述氣體收集腔體連通,所述出氣口與所述氣體加熱腔體連通,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氣體收集腔體和所述氣體加熱腔體之間,所述進氣口用于與發動機排氣口連通,所述出氣口用于與尾氣處理裝置進氣口連通;第一壓力傳感器,位于所述氣體收集腔體內;第一控制閥,位于所述隔板上,所述第一控制閥用于控制所述氣體收集腔體與所述氣體加熱腔體的連通狀態;第二壓力傳感器,位于所述氣體加熱腔體內;第二控制閥,位于所述出氣口;加熱器,位于所述氣體加熱腔體內;控制單元,被配置為在發動機處于冷啟動階段,當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檢測到的第一壓力小于第一壓力閾值時,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閥關閉,當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檢測到的第一壓力大于或等于第一壓力閾值時,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閥開啟;當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檢測到的第二壓力小于第二壓力閾值時,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閥關閉,當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檢測到的第二壓力大于或等于第二壓力閾值時,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閥開啟,所述第二壓力閾值大于所述第一壓力閾值。
在本公開實施例的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壓力閾值在0.02兆帕至0.15兆帕之間,所述第二壓力閾值在0.2兆帕至0.4兆帕之間。
在本公開實施例的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控制單元還分別與所述加熱器和控制器局域網絡總線電連接,所述控制單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局域網絡總線傳輸的發動機水溫信息,所述發動機水溫信息用于表示發動機所處的階段,所述發動機水溫信息指示的發動機水溫小于溫度閾值表示所述冷啟動階段,所述發動機水溫信息指示的所述發動機水溫大于或等于溫度閾值表示正常運行階段;所述控制單元還被配置為當所述發動機處于所述冷啟動階段時,控制所述加熱器工作,當所述發動機處于所述正常運行階段時,控制所述加熱器停止工作,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閥和所述第二控制閥均開啟。
在本公開實施例的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尾氣加熱裝置還包括:吸氣加壓泵,所述吸氣加壓泵位于所述進氣口處,所述吸氣加壓泵與所述控制單元電連接;所述控制單元還被配置為,當所述發動機處于所述冷啟動階段時,控制所述吸氣加壓泵工作,當所述發動機處于所述正常運行階段時,控制所述吸氣加壓泵停止工作。
在本公開實施例的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溫度閾值在85攝氏度至95攝氏度之間。
在本公開實施例的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閥和所述第二控制閥均為單向控制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72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