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適用于智能整體澆注鋼包工作襯套澆工藝的胎模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41196.0 | 申請日: | 2021-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04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志強;彭肖仟;雷中興;王心一;孫楓;劉毅;馬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鋼鐵集團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41/02 | 分類號: | B22D41/02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趙龍驤;馮超 | 
| 地址: | 430083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適用于 智能 整體 澆注 鋼包 工作 襯套 工藝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適用于智能整體澆注鋼包工作襯套澆工藝的胎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胎模包括胎模主體,所述胎模主體包括胎模蓋板(1)和胎模鋼膽(2),所述胎模鋼膽(2)底部設置有多個升降式滑動輪(3),所述胎模鋼膽(2)底部開設有多個通孔(2.1);
所述胎模鋼膽(2)內設置有井字架(4);所述胎模鋼膽(2)內壁上由上至下依次間隔設置有3組振動電機組(5),每組振動電機組(5)包括由沿胎模鋼膽(2)內壁周向方向間隔設置的多個振動電機(5.1)組成,所述振動電機組(5)之間設置有上下兩組全自動激光測距儀組件(6),每組全自動激光測距儀組件(6)包括由沿胎模鋼膽(2)內壁周向方向間隔設置的多個全自動激光測距儀(6.1);
所述井字架(4)外壁上設置有多個液壓頂起裝置(7),所述液壓頂起裝置(7)底部對應穿過通孔(2.1);
所述井字架(4)上分別安裝有用于發射測量數據的激光測距數據發射裝置(8)、用于控制振動電機開關的振動電機無線控制系統(9)、用于控制液壓頂起裝置開關的液壓頂起裝置無線控制系統(10)和用于控制滑動輪升降的升降式滑動輪控制電箱(11);
所述激光測距數據發射裝置(8)、振動電機無線控制系統(9)、液壓頂起裝置無線控制系統(10)和升降式滑動輪控制電箱(11)均與上級計算機實現通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適用于智能整體澆注鋼包工作襯套澆工藝的胎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組全自動激光測距儀(6.1)距離胎模底部的高度為胎??偢叨菻的2/3;下組全自動激光測距儀(6.1)距離胎模底部的高度為胎??偢叨菻的2/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適用于智能整體澆注鋼包工作襯套澆工藝的胎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電機組(5)由6個振動電機(5.1)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適用于智能整體澆注鋼包工作襯套澆工藝的胎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動激光測距儀組件(6)由8個全自動激光測距儀(6.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適用于智能整體澆注鋼包工作襯套澆工藝的胎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胎模鋼膽(2)側壁的厚度為14-16mm,所述胎模鋼膽(2)底部厚度為30mm;所述通孔(2.1)的直徑為650-700mm;所述胎模鋼膽(2)底部邊沿設置有環形支座(2.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適用于智能整體澆注鋼包工作襯套澆工藝的胎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胎模鋼膽(2)底面表面設置有安裝臺(12),所述井字架(4)設置在安裝臺(12)上,所述液壓頂起裝置(7)底部穿過安裝臺(12)和通孔(2.1)焊接有鋼板(7.1);所述鋼板(7.1)的厚度為30mm,直徑為600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適用于智能整體澆注鋼包工作襯套澆工藝的胎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胎模蓋板(1)上設置有掛鉤(1.1)。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適用于智能整體澆注鋼包工作襯套澆工藝的胎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胎模鋼膽(2)內部上縱橫間隔設置有加強筋(2.3)。
9.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所述適用于智能整體澆注鋼包工作襯套澆工藝的胎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檢查胎模中各部件是否正常運轉;
第二步,將準備套澆的鋼包吊到固定位置,將整個用后鋼包壁工作襯分割成厚度測量點且每個厚度測量點的橫縱坐標分別為x和y;采用激光測厚儀對整個用后鋼包壁工作襯的厚度測量點進行殘余厚度測定,其殘余厚度為L1(x,y);并將所有厚度測量點數據發射至計算機中匯總,得到厚度測量點的殘余厚度集合;
第三步,將上述胎模吊入到預澆注的鋼包中;
第四步,由計算機通過升降式滑動輪控制電箱操控放下升降式滑動輪,使胎模上下移動和周向旋轉;
第五步,將整個用后鋼包壁工作襯分割成間距測量點且每個間距測量點的橫縱坐標分別為x和y;在檢測升降式滑動輪上下移動范圍內,胎模隨著升降式滑動輪上下移動,當胎模停至某一高度時,周向旋轉胎模使上下兩組全自動激光測距儀測量此高度對應的每個間距測量點的間距L2(x,y),并將數據發射至計算機中匯總,得到該高度時,
上層間距測量點的間距集合和下層間距測量點的間距集合;
依次操作直至檢測得到每一高度的上層間距測量點的間距集合和下層間距測量點的間距集合;
第六步,將每個間距測量點的間距L2(x,y)與對應坐標上的厚度測量點的殘余厚度為L1(x,y)計算的每個點的L(x,y)表示工作襯的總厚度,即為
L(x,y)=L1(x,y)+L2(x,y)
第七步,在任意高度下的上層間距測量點的間距集合和下層間距測量點的間距集合內,均至少選取任意8個點并以選取點的L(x,y)求和得到L總,然后求其平均值L平均,即得到一組平均值,分別為L 上平均和L下平均;
第八步,再將任意高度下,平均值L上平均和L下平均與整體澆注工作襯實際要求厚度預設值L預值繼續比較;
當平均值L上平均和L下平均同時大于等于整體澆注工作襯實際要求厚度預設值L預值時,即認定胎模定位達到要求,此時控制升降式滑動輪胎模落位該高度,定位完畢;
第九步,利用天車將胎模蓋板吊至胎模上;
第十步,將澆注料倒入所需澆注位置,采用遙控器操控振動電機進行振動,直到達到預期振動效果后結束振動;
第十一步,澆注料靜置養生固化;
第十二步,當澆注料達到預定固化強度時松動脫模,此時采用遙控器操控液壓頂起裝置將胎模緩慢頂起30-50mm;
第十三步,利用天車將胎模蓋板吊離胎模后,將胎模吊起完成脫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鋼鐵集團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武漢鋼鐵集團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4119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