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AGM隔板加工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336198.0 | 申請日: | 2021-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363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韓峰;顧明輝;尹明成;秦敬武;張志滔;吳華海;司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昊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50/403 | 分類號: | H01M50/403;H01M10/12;F26B9/06;F26B23/02;F26B25/22 |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孫小華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agm 隔板 加工 方法 裝置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AGM隔板加工方法及裝置,涉及AGM隔板加工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包括稱取制作AGM隔板的各種原材料混合制備得到混合漿料;對上述混合漿料進行負壓抽濾脫水得到成型的濕隔板;將上述所得濕隔板按照一定的長度和寬度裁切形成半成品隔板;將得到的半成品隔板放入干燥裝置,然后將干燥裝置放入干燥室中進行一次干燥、完成一次干燥后從干燥室中取出自然冷卻;再推入干燥室中進行二次干燥、完成二次干燥后從干燥室中取出自然冷卻,最后再推入干燥室中進行三次干燥,完成二次干燥后從干燥室中取出自然冷卻至環(huán)境溫度即可得到成品隔板。本發(fā)明采用一次干燥、二次干燥、三次干燥的階段干燥的方式進行干燥,提高了隔板的干燥效果和干燥均勻性。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AGM隔板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AGM隔板加工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蓄電池隔板,是一種多孔絕緣的物質(zhì),放置于蓄電池正負極板之間,使正負極板隔離開來,起到絕緣的作用,避免蓄電池短路。同時在蓄電池充放電過程中允許參加化學反應的離子通過,對于密閉免維護電池,還要保障正極析出的氧氣通過隔板到達負極,完成氧氣吸收。目前國內(nèi)比較常用的傳統(tǒng)型隔板有AGM隔板、PVC隔板、PP隔板等,其中AGM隔板具有優(yōu)良機械、物理、化學性能的新型材料。隔板作為鉛酸蓄電池的除了正極板、負極板外的又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對鉛酸電池尤其是閥控式鉛酸蓄電池(VRLA)性能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又被人們稱作VRLA電池的第三電極。AGM隔板自從1970年左右應用于密封鉛酸蓄電池并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以來,便廣泛應用于鉛酸蓄電池,并在VRLA電池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現(xiàn)有的蓄電池隔板在進行加工過程中多采用一次性干燥的方式進行干燥,這種干燥的方式存在由于檢測的局限性,可能導致檢測所得的含水量低于實際含水量,從而導致了干燥不完全、不均勻,進而影響蓄電池隔板的使用性能和壽命。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AGM隔板加工方法及裝置,通過階段干燥的方式進行干燥,解決了現(xiàn)有干燥不完全、不均勻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本發(fā)明為一種AGM隔板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tep1、稱取制作AGM隔板的各種原材料混合制備得到混合漿料;
Step2、對上述混合漿料進行負壓抽濾脫水得到成型的濕隔板;
Step3、將上述所得濕隔板按照一定的長度和寬度裁切形成半成品隔板;
Step4、將得到的半成品隔板放入干燥裝置,然后將干燥裝置放入干燥室中進行一次干燥、完成一次干燥后從干燥室中取出自然冷卻10-15分鐘;再推入干燥室中進行二次干燥、完成二次干燥后從干燥室中取出自然冷卻5-10分鐘,最后再推入干燥室中進行三次干燥,完成二次干燥后從干燥室中取出自然冷卻至環(huán)境溫度即可得到成品隔板。
進一步地,在所述Step4中,一次干燥后的含水量為15-30%;二次干燥后的含水量為5-10%,三次干燥后的含水量為0.1-0.2%。
進一步地,在所述Step4的自然冷卻過程中,可采用風扇進行吹風,控制風扇產(chǎn)生的風向與隔板的表面平行。
進一步地,在所述Step4中的完成二次干燥后以及自然冷卻,可在AGM隔板上噴灑酒精進行燃燒干燥;燃燒后自然冷卻至環(huán)境溫度;上述酒精的噴灑量為0.01-0.1g/cm2。
一種干燥裝置,所述干燥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四個呈矩形分布的立柱,四個所述立柱的頂部設置有一矩形框;任意一所述立柱上均由上之下等間隙設置若干用于支撐AGM隔板的支撐結(jié)構。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結(jié)構包括固定在立柱內(nèi)側(cè)的內(nèi)套管,所述內(nèi)套管可伸縮的套接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端部設置L型擋塊,所述L型擋塊的底側(cè)面設置有支撐底板;還包括螺紋貫穿立柱的行進螺桿,所述行進螺桿的端部可轉(zhuǎn)動的固定在外套管內(nè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昊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浙江昊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36198.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