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水養殖尾水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17022.0 | 申請日: | 2021-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790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0 |
| 發明(設計)人: | 任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照市承泰水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3/20;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日照朝一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50 | 代理人: | 申淼 |
| 地址: | 276800 山東省日***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水 養殖 水處理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海水養殖尾水處理裝置,屬于水產養殖用水處理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離心沉積池、微生物分解池、換熱裝置組成,所述離心沉積池,包括離心部與沉積部,所述沉積部在離心部的下方,在離心部上沿切向設置有進水口,所述微生物分解池與離心沉積池通過第一連接管相連,使離心沉積池處理后的尾水進入微生物分解池,所述第一連接管設置在沉積部的上方與微生物分解池相連,所述第一連接管在離心沉積池與微生物分解池內的部分分別向上延伸避免大量沉積物進入微生物分解池中,在微生物分解池后還設有換熱裝置,本申請可以實現僅使用一個沉積池就能源源不斷的處理養殖尾水,極大的降低了尾水處理成本與處理時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用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海水養殖尾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海水養殖雖能為養殖戶帶來可觀的收入,但是養殖尾水也會對水環境造成很大影響。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海產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從而且帶動海水養殖業的快速發展,但正因此原因導致養殖尾水被大量的排入大海,而養殖尾水中還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氨氮、亞硝酸鹽、糞便、有機物等有毒有害物質,導致海水中氮磷的含量急劇增加,造成海水的富營養化,對近岸海域水質、海洋生態環境造成惡劣影響;
海水養殖尾水作為高鹽度尾水,傳統處理方法中皆是將尾水放入沉積池中并在沉積池中投放絮凝劑,來加速尾水中以糞便為主的沉積物沉積在池底,再將沉積后得到的清液排放到下一個微生物分解池使用生化填料對尾水進行二次處理后排向大海;
發明人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1、在現有的海水養殖尤其是海水育苗中,其尾水往往是接連不斷的,因現有的沉積池主要是使尾水自然沉積,因此會導致尾水沉積時間較長且沉積過程中不宜再向沉積池中引入新的尾水,因此養殖戶往往需要建造兩個以上的沉積池來處理尾水,極大的增加了尾水處理的成本。
2、海水養殖的尾水在剛排出時其溫度一般為27℃左右,而現有在尾水處理過程中其會先經過沉淀然后使用生化填料進行處理,因此現有養殖尾水的具有處理時間長,時間成本高的缺陷。
因現有養殖尾水的處理時間較長故其尾水再經過生化填料的處理后其溫度會有很大的下滑(一般會下降10℃左右),若此時將尾水進行換熱則因為其水溫下滑的緣故導致尾水中的熱能大幅度的損失,若此時將尾水進行換熱則會導致其換熱效果不佳,還需使用大量煤炭或天然氣對換熱后的海水再次加熱才可繼續用于海水養殖,但若不使用換熱裝置進行換熱其處理后尾水的溫度仍然會達到17℃左右其溫度仍然遠高于海洋中海水的溫度若將此溫度的尾水直接排入大海則會因尾水與海水的溫差過大對尾水排放海域的生態系統造成不利的影響,故需將處理后的尾水再度放置一段時間待其下降至可以排放的溫度再將其排入大海但這樣亦會進一步提升尾水處理的時間成本。
發明內容
針對本領域現有技術存在的,需要制造多個沉積池導致的前期建造成本高,尾水處理時間長,二次處理后的尾水因溫度問題處理不便的技術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海水養殖尾水處理裝置如下:
一種海水養殖尾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離心沉積池:所述離心沉積池,包括離心部與沉積部,所述沉積部在離心部的下方,在離心部上沿切向設置有進水口,使尾水接觸到離心部的池壁后被迫作回轉運動,使尾水中的沉積物沿著池壁螺旋向下運動至沉積部;
微生物分解池:所述微生物分解池內放置有用于處理尾水中殘余有害物質的生化填料以進一步的凈化水質,所述微生物分解池與離心沉積池通過第一連接管相連,使離心沉積池處理后的尾水進入微生物分解池;
第一連接管:所述第一連接管設置在沉積部的上方與微生物分解池相連,所述第一連接管在離心沉積池與微生物分解池內的部分分別向上延伸避免大量沉積物進入微生物分解池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照市承泰水產有限公司,未經日照市承泰水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170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液壓雙閘板封井器
- 下一篇:大視域巖樣有機組分顯微圖像獲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