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水養殖尾水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17022.0 | 申請日: | 2021-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790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0 |
| 發明(設計)人: | 任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照市承泰水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3/20;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日照朝一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50 | 代理人: | 申淼 |
| 地址: | 276800 山東省日***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水 養殖 水處理 裝置 | ||
1.一種海水養殖尾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離心沉積池:所述離心沉積池,包括離心部與沉積部,所述離心部池壁為漏斗狀,其離心部池壁內部的棱角皆做圓角處理,所述沉積部在離心部的下方,在離心部上沿切向設置有進水口,使尾水接觸到離心部的池壁后被迫作回轉運動,使尾水中的沉積物沿著池壁螺旋向下運動至沉積部,所述沉積部內設有用于排出沉積物的排污管;
微生物分解池:在微生物分解池兩邊設有若干插槽,所述插槽內插放有細菌附著層,所述細菌附著層是板狀或毯狀,所述細菌附著層為其上附有EM細菌和硝化細菌形成的生物膜,以進一步的凈化水質,所述細菌附著層與微生物分解池表面互相垂直且在微生物分解池中軸向排列,以增加尾水與生化填料的接觸面積,所述微生物分解池與離心沉積池通過第一連接管相連,使離心沉積池處理后的尾水進入微生物分解池;
第一連接管:所述第一連接管設在離心沉積池的中部與微生物分解池相連,所述第一連接管在離心沉積池與微生物分解池內的部分分別向上延伸,避免大量沉積物進入微生物分解池中;
換熱裝置:所述換熱裝置通過第二連接管與微生物分解池相連,所述第二連接管在微生物分解池中的部分向上延伸,所述換熱裝置包括源水進入口,源水輸出口,尾水輸出口,所述源水進入口用于將新的養殖用海水送進換熱裝置,源水輸出孔用于將換熱后的海水從換熱裝置中取出,進行再加熱后送入養殖池,尾水輸出口用于將經過換熱的尾水取出排放至大海;
所述海水養殖尾水處理裝置通過離心沉積池與微生物分解池的相互配合加快了尾水的處理時間與保溫效果,以減少尾水處理過程中熱能的損耗,使微生物分解池出來的尾水保持較高的溫度,以此提高換熱裝置的換熱效果,使其不僅減少海水二次加熱所需的能源,達到了節能減排的技術效果,而且通過換熱裝置使用尾水的溫度快速的降低至接近尾水排放區域海水的溫度,使換熱裝置處理后的尾水可直接排入大海,進一步的降低了尾水處理的時間成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水養殖尾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心部池壁的水平切面呈圓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水養殖尾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與離心沉積池的側壁相連并通往離心沉積池外,通過調節排污管與離心沉積池池底的距離,利用連通管原理進行排污。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水養殖尾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積部底部中心設有向下凹陷的沉積槽,用于儲存離心部分離心出的沉積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照市承泰水產有限公司,未經日照市承泰水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1702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液壓雙閘板封井器
- 下一篇:大視域巖樣有機組分顯微圖像獲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