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采用導軌行走的多用途爬壁機器人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314511.0 | 申請日: | 2021-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94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元植;魏明宇;賈斌;勾婷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5/08 | 分類號: | G01N15/08;G01M3/02;G01N21/88;G01N21/01;B62D57/024 |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用 導軌 行走 多用途 機器人 | ||
1.一種采用導軌行走的多用途爬壁機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體(1);
動力通訊機構(2),位于所述箱體(1)內,帶動機器人行走,并為行走提供動力、控制和通訊;
搭載框架組件(3),可拆卸安裝在所述箱體(1)上;
多種搭載設備(4),可拆卸安裝在所述搭載框架組件(3)上,用于對建筑幕墻進行自動檢測及監(jiān)測,并與動力通訊機構(2)電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爬壁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包括外側的電器箱體(11)、內側的行走輪箱體(12)以及用于隔開和封閉電器箱體(11)的隔板封閉組件(13);
所述電器箱體(11)包括頂端的箱體頂板(111)和左右兩端的箱體側板(112),所述箱體頂板(111)和左右兩端的箱體側板(112)圍合在所述行走輪箱體(12)上,使電器箱體(11)的前面和底端打開,形成底端開口的抽屜狀;優(yōu)選的,所述箱體頂板(111)的前端還設置有向前并向下傾斜的遮雨板(113),所述箱體側板(112)上設置有若干豎直和水平的U型插槽(114);
所述行走輪箱體(12)包括底板(121)、底板(121)內端對稱設置的豎直板(122)以及豎直板(122)內端對稱且相對設置的軌道卡板(123),所述底板(121)、豎直板(122)和軌道卡板(123)圍合形成行走輪放置腔室。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爬壁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封閉組件(13)包括第一水平板(131)、第二水平板(132)、第三水平板(133)、第一豎直板(134)、第二豎直板(135)和第三豎直板(136);
所述第一水平板(131)插入箱體側板(112)中部的U型插槽(114),所述第二水平板(132)插入箱體側板(112)底端的U型插槽(114),使箱體側板(112)在豎直方向形成上下的腔室;
在第一水平板(131)上端的腔室內,通過將第一豎直板(134)插入U型插槽(114)的方式將上端腔室分割為內外的腔室,內腔室內第三水平板(133)將內腔室分割為上下腔室,外腔室外端通過將第二豎直板(135)插入U型插槽(114)的方式將外腔室外端封閉;
在第一水平板(131)下端的腔室內,腔室外端通過將第三豎直板(136)插入U型插槽(114)的方式將下端腔室外端封閉;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水平板(131)長度長于所述第二水平板(132)長度。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爬壁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板(131)外端與第二豎直板(135)底端連接處、以及第二水平板(132)外端與第三豎直板(136)底端連接處,沿左右方向均設置有防水橡膠組件(14);
所述防水橡膠組件(14)包括方形防水條(141)和直角三角形防水條(142),所述方形防水條(141)位于第二豎直板(135)和第三豎直板(136)底部外側、第一水平板(131)和第二水平板(132)外端上側,并通過螺栓與第一水平板(131)、第二水平板(132)和U型插槽(114)固定;
所述直角三角形防水條(142)一直角端面固定在第一水平板(131)和第二水平板(132)上,另一直角端面與箱體側板(112)上U型插槽(114)內部的內端面平行,斜端面向下傾斜向內。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爬壁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通訊機構(2)包括電源模塊(21)、電機(22)、電機控制器(23)、無線通訊模塊(24)和行走齒輪(25);
所述電源模塊(21)、電機(22)、電機控制器(23)和無線通訊模塊(24)位于所述電器箱體(11)的各個腔室內,所述行走齒輪(25)位于所述行走輪箱體(12)內;電源模塊(21)連接所述電機(22)、電機控制器(23)和無線通訊模塊(24),所述電機(22)的輸出軸通過嚙合的齒輪組(26)連接所述行走齒輪(25)的轉軸,所述電機控制器(23)連接所述電機(22)和無線通訊模塊(2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1451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改善晶圓翹曲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軟包鋰離子電池化成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