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進行定時校正的方法及相應的控制器、車輛、設備和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07937.3 | 申請日: | 2021-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504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守軍;李振文;杜燕蒙 | 申請(專利權)人: | 阿爾特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2 | 分類號: | G05B19/042;G06F1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弈賢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17 | 代理人: | 蔡倫 |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進行 定時 校正 方法 相應 控制器 車輛 設備 介質 | ||
提供用于控制器進行定時校正的方法及相應的控制器、車輛、設備和介質。該方法包括,由控制器的主控單元:在即將休眠時,獲取此時的第一標準時間并發送指示一當前休眠定時時段的當前休眠定時命令給控制器的實時時鐘單元;在響應于接收到來自實時時鐘單元的當前喚醒信號被喚醒時,獲取此時的第二標準時間;基于第二標準時間與第一標準時間之間的時間差和當前休眠定時時段確定用于定時校正的當前校正量;利用當前校正量確定發送給實時時鐘單元的后續休眠定時命令指示的后續休眠定時時段。利用本發明,能以自學習的方式動態地彌補實時時鐘單元的計時誤差,使得實時時鐘單元對控制器的休眠定時喚醒以更精準的定時進行,有利于改善用戶的感受和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時和定時技術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于控制器進行定時校正的方法、一種適于進行定時校正的控制器以及相應的車輛、計算機設備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實時時鐘(Real-Time Clock,RTC)單元被廣泛用來為電子系統提供時間基準,通常為集成電路芯片的形式。目前,RTC芯片大多采用晶振作為時鐘源,其計時誤差主要源于晶振的頻率誤差。由于晶振的不一致性,RTC芯片的計時誤差具有很大的離散性。在控制器內部安裝配置RTC芯片用于對控制器進行定時喚醒的情況下,由于RTC芯片的低功耗,RTC芯片的計時誤差及其離散性問題更為突顯,無法通過固定參數標定來進行定時校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解決或至少緩解上述問題的方案。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用于控制器進行定時校正的方法,所述控制器包括主控單元和實時時鐘單元,所述主控單元與所述實時時鐘單元通信地耦合,所述方法包括由所述主控單元執行以下步驟:
在即將休眠時,獲取此時的第一標準時間并發送指示一當前休眠定時時段的當前休眠定時命令給實時時鐘單元;
在響應于接收到來自所述實時時鐘單元的當前喚醒信號而被喚醒時,獲取此時的第二標準時間,其中,所述當前喚醒信號由所述實時時鐘單元響應于所述當前休眠定時時段屆滿而發送給所述主控單元;
基于所述第二標準時間與所述第一標準時間之間的標準時間差和所述當前休眠定時時段計算用于定時校正的當前校正量;以及,
利用所述當前校正量確定發送給所述實時時鐘單元的后續休眠定時命令所指示的后續休眠定時時段。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適于進行定時校正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主控單元和實時時鐘單元,所述主控單元與所述實時時鐘單元通信地耦合,所述主控單元包括處理器,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執行計算機指令以執行以下步驟:
在所述主控單元即將休眠時,獲取此時的第一標準時間并發送指示一當前休眠定時時段的當前休眠定時命令給實時時鐘單元;
在所述主控單元響應于接收到來自所述實時時鐘單元的當前喚醒信號而被喚醒時,獲取此時的第二標準時間,其中,所述當前喚醒信號由所述實時時鐘單元響應于所述當前休眠定時時段屆滿而發送給所述主控單元;
基于所述第二標準時間與所述第一標準時間之間的標準時間差和所述當前休眠定時時段計算用于定時校正的當前校正量;以及,
利用所述當前校正量確定所述主控單元發送給所述實時時鐘單元的后續休眠定時命令所指示的后續休眠定時時段。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車輛,其包括上述的控制器。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種計算機設備,其包括存儲器和處理器,所述存儲器上存儲有計算機指令,所述計算機指令在由所述處理器執行時導致上述的方法被執行。
根據本發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種非暫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指令,所述計算機指令在由處理器執行時導致上述的方法被執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阿爾特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阿爾特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793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