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合成殺螟丹的氰化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02057.7 | 申請日: | 2021-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008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褚文超;陸廣美;周國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歐氏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331/12 | 分類號: | C07C331/12;C07C333/04 |
| 代理公司: | 南昌科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6143 | 代理人: | 胡群 |
| 地址: | 331300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合成 殺螟丹 氰化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合成殺螟丹的氰化工藝,通過吸附劑降低殺蟲單雜質含量,提升殺蟲單轉化率并減少氰化鈉用量;通過蛭石與活性炭粉末交聯,然后灼燒形成極大比例的形變,其選擇吸附性能得到提升,同時降低了對殺蟲單的吸附量;通過亞氨基二琥珀酸二鐵可有效穩定氰化反應體系中的氰根離子,使其無法形成氫氰酸氣體溢出,并能降低現有工藝的控制條件,降低了氰化反應制冷的能量消耗;同時含氰廢水氰根離子含量下降明顯,其處理效率和安全性顯著提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殺螟丹的合成工藝,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合成殺螟丹的氰化工藝。
背景技術
殺螟丹,通用名稱為Cartap hydrochloride,別名巴丹,化學上又稱為1,3-二(氨基甲酰硫)-2-二甲胺基丙烷鹽酸鹽。殺螟丹是一種沙蠶毒素類殺蟲劑,具有廣譜、高效、低毒等特點,現已被廣泛用于防治水稻、蔬菜和果樹等多種作物的害蟲。在環保觀念和健康觀念越來越強的時代,殺螟丹的低毒特性使其越來越受重視。
現有技術中,殺螟單的合成主要以殺蟲單為原料,經氰化反應、水解反應后制得殺螟單。
其中,氰化反應階段為將殺蟲單溶于二氯乙烷中,在制冷條件下滴加氰化鈉堿性溶液制得硫氰化物,反應原理如下:
其中,殺蟲單與氰化鈉的理論摩爾比為1:2。
但一般而言,為保證殺蟲單反應完全,氰化鈉用量需要過量,一般為殺蟲單摩爾量的2.05~2.1倍。但此工藝會導致氰化鈉過量,反應完全后形成含氰化鈉的廢水,而氰化鈉以及氰化鈉酸化后產生的氫氰酸均為劇毒物質。
同時由于殺蟲單一般純度在95%左右,剩余的雜質會影響氰化反應的轉化率,使殺蟲單的利用率不高,同時超量消耗氰化鈉,并使得含氰化鈉的廢水中氰根濃度達到5000mg/L左右,造成原料的浪費,而且高濃度氰根廢水是一個很大的危險來源。
為此,我們需要開發一種新型合成殺螟丹的氰化工藝,降低原料的消耗,穩定水相中的氰根離子。
發明內容
本發明開發了一種新型合成殺螟丹的氰化工藝,其能有效降低原料的消耗,穩定水相中的氰根離子。
一種新型合成殺螟丹的氰化工藝,所述氰化工藝具體如下:
(1)將殺蟲單溶于二氯乙烷中,添加吸附劑去除雜質,制成殺蟲單二氯乙烷溶液;
(2)將水加堿調節pH至8~9,然后將殺蟲單摩爾量1.95~1.98倍的氰化鈉溶于水中,制成氰化鈉堿性溶液;
(3)將亞氨基二琥珀酸與亞鐵鹽按摩爾比1:2混合,并調節pH至7~8,制得亞氨基二琥珀酸二鐵溶液;
(4)將亞氨基二琥珀酸二鐵溶液混入殺蟲單二氯乙烷溶液,攪拌混勻后冷卻至5℃~8℃,
(5)然后滴加氰化鈉堿性溶液,反應過程中保持溫度≤10℃,滴加完成后保溫反應2h,反應完成后靜置分層;
(6)分出上層水相,為含氰廢水;得到下層硫氰化物有機相。
上述工藝制得的硫氰化物有機相通過加入水、甲醇,然后通入氯化氫氣體進行水解反應,可制得殺螟丹溶液,再經脫除溶劑、結晶可制得殺螟丹。
進一步的,第(1)步殺蟲單溶于二氯乙烷的濃度為4.91g/L~4.95g/L。
進一步的,第(3)步所述亞鐵鹽為FeCl2或FeSO4。
進一步的,第(4)步所述殺蟲單二氯乙烷溶液中混入亞氨基二琥珀酸二鐵溶液后,亞氨基二琥珀酸二鐵的濃度為100mg/L~120m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歐氏化工有限公司,未經江西歐氏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205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半含浸預浸料制備方法及預浸料結構
- 下一篇:一種壓載艙涂裝輔助裝置





